活动目的:
在《小红帽》的旋律中,使幼儿能够熟练地跟随乐曲节奏,学习通过看图谱使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将认识木鱼,并探索铃鼓的快速演奏方法。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熟悉《小红帽》的旋律,并能有节奏地朗诵语音总谱。
2. 动作图谱一张,以及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若干;各种乐器声音卡四张。
3. 座位安排呈马蹄形,乐器事先放在幼儿椅子下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的技能。
难点:根据故事情节和语言总谱,为乐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红帽的情景导入
教师描述:“在我们熟知的故事中,小红帽踏上了去外婆家的旅程。今天,她又将再次踏上这段旅程。让我们想象一下,在这片森林里又会发生什么新奇的事情呢?”
二、结合故事情节,展示节奏谱并学习节奏型
1. 完整地播放《小红帽》音乐,让幼儿感受故事情节与音乐的结合。
2. 分段播放音乐,教师讲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出示节奏谱。
如播放第一节音乐时,描述快乐的走走跑跑的情景,引导幼儿感知节奏型X一X一X X X一。
接着播放第二段音乐,描述遇到大灰狼的紧张氛围,引出节奏型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再播放第三段音乐,描述大灰狼掉入陷阱,小红帽得救的喜悦,引出节奏型X一 X一 X一 X一 X X X X X X X X。
3. 结合音乐和节奏谱,引导幼儿用拍手或其他身体动作完整地拍打节奏。
三、学习使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乐曲配制合适的乐器。
教师:“我们可以为每一段音乐选择不同的乐器来演奏。想一想,哪一种乐器可以表现小红帽快乐的步伐?”或“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大灰狼出现的紧张氛围呢?”
2. 选择一种配器方案,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分组做好。
3. 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进行乐器的演奏练习。强调在演奏过程中,要根据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变化调整乐器的演奏力度和速度。
4. 教师哼唱乐曲旋律,幼儿尝试用所选乐器进行伴奏。
5. 听音乐,看指挥,全体幼儿合奏。
6. 交换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四、情景再现,共同欢唱
教师:“小红帽成功地将大灰狼送入了陷阱,她的勇敢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乐器来庆祝她的胜利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小红帽》的故事情节和音乐旋律,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了打击乐器的演奏技能。虽然活动中遇到了一些突发状况和预料之外的问题,但孩子们的热情和参与度都相当高。活动内容较为丰富,建议未来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幼儿进行乐器的演奏练习,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