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时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我们都有那种定了目标,但到了实际行动时总是感到心浮气躁的情况。明明想好好学习,却被电视剧所吸引;明明想积极行动,却沉迷于手机。
为何会这样呢?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被“舒适感”所吸引,这种“舒适感”让我们容易产生“上瘾”的行为。一旦我们对某些事情感到舒适,就很难从中抽离出来。
想要提升自控力,我们需要学会拒绝诱惑,延迟满足,并按照以下四个原则来构建行动步骤。
一、目标契合自身价值观
我们做事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价值观。当我们的目标与自身的价值观相契合时,我们更有可能产生持久的动力。
二、清晰的行动计划
拥有一个清晰且容易实施的行动计划是成功的关键。没有明确的计划,很容易就会被各种诱惑所干扰。
三、外部诱惑
我们要学会如何避免外界的干扰,选择一个能够让我们专注的环境进行工作和学习。
四、行动结果的奖励性回报
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时,应当给予自己一些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对自己的肯定,也可以是一些喜欢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更有动力去追求目标。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它符合这四个原则,就更容易坚持下去。即使你平时喜欢刷抖音、看电视剧,这也是因为这些内容符合你的兴趣点,能给你带来满足感。
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我们的目标。问自己:为什么设定这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否真正符合我的需求?如果不实现这个目标,是否真的没关系?现阶段,这个目标对我真的重要吗?
只有当你清晰地认识到目标的意义,你才会更有动力去实现它。
有时候,我们会面临许多选择。是随便写一篇一千字的文章容易呢?还是随便找一篇文章抄写一千字更容易?显然,后者更容易实现。因为后者没有太多的阻力,只需要简单地复制粘贴即可。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尽量减少实现目标时的阻力,我们就会更容易行动起来。在开始行动之前,如果我们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做,那么我们就能够减少拖延的冲动。
人的大脑很容易被各种诱惑所影响。我们要学会这些诱惑,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专注的环境。这包括远离嘈杂的声音、手机等外部诱惑,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内部诱惑的干扰。
我们要把目标和奖励性的事情联系起来。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时,给予自己一些奖励。这样,我们才能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多的目标。
同时也要注意,如果无法完成目标,也需要适当地“惩罚”自己。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坚持下去。
只要我们遵循这四个原则去训练自控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容易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