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流转,回首那段美好岁月,我还记得那篇启蒙了我关于大自然奥秘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在漫天飞雪的天地中,雪地里涌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画家。它们中,小鸡用足迹描绘了竹叶,小狗创作了梅花,小鸭绘出了枫叶的韵味,而小马则绘制了一幅优美的月牙画卷。令人惊奇的画面凭空显现,无任何颜料和画笔,不过是自然界赋予它们魔力的小爪子。那些青蛙们,为何未参与其中?原来它们正在洞中安然入睡。
在幼时的我心中种下了对冬眠的第一次认知。那时的我了解到了,冬季中,不少动物选择避开寒冷而沉睡在深处。它们的身体进入一种特殊的休眠状态,以维持生命所需的最小消耗。在这期间,它们能够停止进食和饮水,在几周甚至数月的时间里长眠不醒。
令我更为惊奇的是,在这世界上除了冬眠的动物,竟然还有选择夏眠的生物!
《揭开夏眠动物之谜》
在春天的脚步逐渐远去,气温回暖时,那些冬眠的动物开始从它们的梦境中苏醒。不久后,部分动物却即将踏入另一个静谧的夏天——它们即将开启夏眠模式。
在夏天的阳光下,有的动物选择群居睡眠。如集栖瓢虫那样抱团而眠;有的则独享一片清凉之地,如黄缘蛱蝶般独自沉睡。有的会攀爬至高处,如陆生蜗牛会爬到高高的树上;有的则深入地下,如圣诞岛红蟹会躲进地洞深处。
在夏天,一些动物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一个宁静的休憩之所。而另一些则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比如红树林鳉鱼。当沼泽因炎热而干涸时,它们必须跳入空心的圆木中以找到伙伴。同样的情景也在其他动物的夏眠旅程中上演。
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动物的“房子建造者”们——像非洲牛蛙这样的勤劳动物会为自己打造一个避暑的小窝;而加州虎蝾螈则善于利用其他动物的空巢来休息。
大多数夏眠动物之所以选择在夏天休憩,是因为它们无法忍受酷热。有些动物的生理机能在高温下无法正常运转。还有的因为难以在夏天觅食而选择休眠——比如北非沙漠猬会因难以找到心爱的食物而进入夏眠状态。
看着这些动物们可爱的“睡姿”,我们不禁会感叹它们的可爱之处。插画师莎拉·布莱农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一景象。
在莎拉的画作中,除了主插图展现的夏眠动物们之外,每一幅插图旁还配上了小幅素描图展示它们活跃时的状态。也详细标注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相关知识。
目前关于“动物夏眠”的研究尚少,这本书的探索无疑会引发新的好奇与探讨。说不定在阅读此书的未来某位小朋友将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