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小学同学的调皮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他描述人酒醉后的状态,用了一连串生动的词汇:'不言不语,目光迷离,食不甘味,四肢乏力,五脏翻腾,心神不宁,坐立难安,酒后疲惫至极,那种难受难以言表。'这段话虽经年历久,但我依然记得清晰。每次忆起,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醉酒之人或呆笑或迷惘的影像。
有句话说:'上帝也原谅喝醉的人。'当我看到醉酒的人摇晃着行走,或是无拘无束地在路边酣睡,尽管我不认识他们,也会感到十分担忧。或许我们都知道他人偶尔也会得到宽恕,因此有时我们会借酒放纵自己一次,但重要的是知道底线在哪里——比如不酒驾。
春节期间,家族群里的一段视频让我印象深刻。我的二叔和四叔,两位已年过古稀的老人,在家庭聚会上认真地表演猜拳。他们的表演仿佛是家族里的宝贵财富——
一位老人道出独特的酒令:“四十有八的老妇(指比划数字四与八),怀了孩儿放不下(模仿怀抱孩子)。左右虚抱皆放不下(用虚抱的动作),六六六、八八八皆放不下(猜拳无输赢),五五五、三三三皆放下(定输赢)。"这段酒令充满乐趣,赢得了大家的欢笑。
现今的聚会中,偶尔还能见到类似的节目。我特别喜欢一个名为“两只小蜜蜂”的游戏,它的甜美和可爱——(两人两侧抬起胳膊如蜜蜂扇动翅膀的同时念词)“两只小蜜蜂呀,飞至花丛中呀,飞呀(划拳无输赢),飞呀(见输赢则赢方轻拍对方如扇耳光状),"输者则需饮酒。每逢看到此游戏,我总会兴致勃勃地观看。
酒令既能高雅至极,也能粗俗至极,其目的在于营造欢乐的酒场氛围。过于文雅的酒令或许并不适合聚会气氛,易造成冷场。《红楼梦》中的诗词类酒令虽好,但幸好有如薛蟠和刘姥姥这样的“活宝”存在,才让场面变得欢快有趣。“活宝”类的人物在酒场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酒令与酒总是紧密相连。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酒中,不仅有知名品牌和传统佳酿,更有众多小酒坊的产品。有时朋友会拿出一瓶带有特别标记的酒说:“这是某个地方的出品,味道非常不错。”回忆过去,酒泉人引以为傲的“酒泉酒”仍历历在目。
饮酒后所带来的是温暖之余,可能还有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和突破。小酌两杯后,人们可能会变得更加胆大、健谈、活泼和慈祥。也许你会感到忽然的或是发现自己的潜力。有时你甚至可能发现自己不曾有过的声乐特长。
当我手机输入“酒后”二字时,输入法自动出现的词汇如:“失态、真情流露、更挂念你、驾车风险、道德失准、言语不慎、代驾需求、头痛隐患、必须切记、危险..."等词汇便如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大纲般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