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见犹待见,挣扎却难休。
若是缘未至前生,再世之约梦中求。
无心恋尘世良夜,任月西斜楼上走。
相思之情,痛而浓烈。
未曾遇君,忧如空谷之渴。
日夜翘首以盼,
晨曦微光时的盼望消逝于深夜寂静的绝望之中,
心中矛盾重重,
犹如生死轮回般无尽。
这一日如历经百劫千生,耗尽此生所有的期望与失望。
秋风婉转,秋月微明,叶落相聚又离散,寒鸦惊飞无处安。相思相见不知期,此时此夜情难抑。深入相思之境,知其苦楚长无尽,
早知情深扰人心,莫如初见不相识。
心悬一线,无暇他事。只待那未知的未来。来否?何时来?
为情消瘦已成常事。
思虑之重,人何以不瘦?心郁气结,感觉胸中似有重物。呼吸都显得如此沉重。
只有专注当下,方能觉察每个念头消耗人的能量。只是平日里心念纷飞,难以察觉。
修心养性之道在于减少欲望和念想。
清静经言:人之常静而心扰之。唯澄心遣欲方得宁静。当六欲不生、三毒自消。无法做到者,皆因心未澄、欲未遣。
我心难静,因欲所牵绊。时常痛苦自责。
然而爱情正是如此,它充满了捉摸不透的神秘、提心吊胆的刺激和牵肠挂肚的牵绊,正是这些让它如此吸引人。在这朝思暮想、愁肠百结中,又生发出别样的惆怅滋味。
清静经中所述:若能遣除杂念,内观无心、外观无形、远观无物。三者皆悟,则只见空寂。观空亦无空可观,无所空之物;空无所空后,无无亦无;达到无无之境后,心常寂静。无念无欲则静无所静。
自知一念生则百障生,一念灭则千劫尽的道理。若能下定决心,舍弃执念,不受羁绊。任东西南北风起风落,即可瞬间获得身心的清爽与自在。
一念之间是浮生,一悲一喜终成空。
执着于一念之间,万般无奈皆生。
然放下执念后,万般自在皆现。
心中有君之人能解你言外之意、知你欲言又止、明你千山万水之行。懂你期盼与焦灼之苦。
懂你之人自会心疼你、珍惜你。
即使身未至而心已到也是情深之处。
终归一句:皆因心生。
何止重要是心?也重要是情。
随着时间流转欲望消退不再热烈期盼,心已不如初时那般热切。疲惫了~
世间情感纷繁复杂唯有放下方得逍遥自在。
我向佛问:如何减缓心中的孤寂?佛答我:每一颗心初始便孤单且有缺。
人多带着这份残缺过此一生,只因在遇到能使其圆满的另一半时,不是疏忽错过便是已失却拥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