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四不伤害及反三违知识
一、“四不伤害”原则
“四不伤害”原则指的是“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这一原则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安全生产“四不伤害”的内容及保证措施
1. 不伤害自己
为了不伤害自己,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熟悉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严谨工作态度,严格按程序办事,并遵章守规,小心工作,切勿贪图省事。有效措施包括保持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着装符合要求,注意现场安全标志等。
2. 不伤害他人
为避免伤害他人,应遵章守规,正确操作,多人作业时要相互配合并顾及他人安全。工作后要确保不留隐患,如拆除或移开的盖板、防护罩等设施应恢复正常。
3. 不被他人伤害
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警惕他人的错误操作或隐患,拒绝违章指挥,及时消除险情,避免因他人工作失误或设备状态不良造成的伤害。
4.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担负起关心爱护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保护团队的其他人员不受伤害。应主动告知或提示他人隐患,提出安全建议,关注他人的异常变化,并在发生时积极帮助脱险。
三、“四不伤害”的保证措施延展
在立体交叉作业中,涉及多个单位和工种,保证“四不伤害”尤为重要。各单位应签订安全协议,进行安全交底,充分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
四、规范岗位作业行为
规范岗位作业行为需从自我做起,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这需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广泛学习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将正确的安全操作行为转化为习惯,形成安全文化。
五、“三违”的认知与防范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如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擅自变更安全工艺等。违章作业主要是指工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如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等。违反劳动纪律则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纪律规定。
为有效避免“三违”,各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