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多元实践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日常教学的核心研究活动。它以园长和教师为主体,以幼儿园面临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善和提升幼儿管理和教育质量,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那么,园本教研活动都有哪些形式呢?形式可谓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游戏式、解惑式、案例式、磨课式以及集体备课式等。
一、游戏式的教研方式
教研活动并不总是严肃和枯燥的。加入游戏元素,可以让教研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保持研究的热情,充分享受研究的乐趣。
二、解惑式教研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解惑式教研就是先收集教师的问题,再确定教研主题,最后集体解答疑问。如:“绘本教学的有效引导”和“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等问题,都是解惑式教研的常见主题。
三、案例式教研的实践
教师们常会面临一些工作难题,通过案例式的教研,可以对症,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幼儿园可以定期进行案例教研,鼓励教师提交研讨案例,共同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四、磨课式教研的深度实践
磨课式教研通常是青年教师自荐上课与邀请式听课相结合。这种教研形式有时被称为“一课三研”,即选用相同教材,让不同教师多次上课,全园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其流程包括集体备课、教学展示、听课评课、专家指导、行为改进以及课堂教学成果展示等环节。
还有集体备课式教研、师徒传帮带式教研等不同的教研活动方法。园本教研还可细分为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两种类型。
常规教研过程主要是:提出问题、设计教学、实施行动、反思总结(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而专题教研则包括学习、研究、实践和总结反思等阶段。
园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包括活动准备、根据计划确定时间和内容、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并引导思考、准备学习资料和记录工具等环节。在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时,应遵循一定的流程:由主持人介绍主题和内容,引导教师讨论;教研组长讨论并总结;教师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教研组长总结并提出下次教研主题。
观摩课活动流程包括观摩前准备、观摩时记录和讨论以及课后座谈等环节。理论学习活动则包括学习、讨论、归纳总结和记录等步骤。而经验交流活动则重在分享和内化优秀经验,并举一反三地寻求新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