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旅游报》的特邀记者,曹燕的记录揭示了游客们的情感共鸣。
“追求美食之旅,巫山烤鱼成为我此行的重头戏。”在重庆市巫山县第八届烤鱼消费季的现场,一位来自西安的游客陈先生分享道。与陈先生一样,对巫山烤鱼情有独钟的游客不在少数。三峡红叶虽是初冬巫山的一大亮点,但热气腾腾、香辣可口的巫山烤鱼无疑为巫山之行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采用传统炭烤方式,厨师的技艺与匠心尽显。只见厨师在鱼背上巧妙开刀,以盐、料酒、淀粉的恰到好处的涂抹,确保鱼形完整、受热均匀。烈火逼出鱼的油脂,鱼骨酥脆,鱼身两面金黄,鲜美汁水得以完美封存。
当烤鱼盛放于盘中,炖煮的过程亦充满期待。厨师炒制山胡椒、泡椒等调料,将它们置于花刀入微的鱼肉上,赋予了烤鱼灵魂。其香味在炉火上飘散,引得众人驻足。待到厨师宣布“恰到好处”,众人便开始品尝这外焦里嫩、鲜美爽口的鱼肉,每一口都是一次味蕾的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巫山烤鱼技艺已被列入重庆市非遗项目名录。这一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巫山的烤鱼文化,更体现了其炭烤技艺的精湛。
在巫山县博物馆的一次探访中,记者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中已有巫山烤鱼的踪迹。制鱼庖厨俑作为博物馆的珍宝之一,其面带微笑、身前摆放肥美鱼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巫山烤鱼的历史与文化。
有游客感叹道:“这烤鱼的味道里带着野性,令人惊喜。”这种“野性”正是城市中难以寻觅的味道。
当地居民马国明分享道:“巫山烤鱼的美味离不开我们本地的小朝天椒。其辣度与硬度恰到好处,无论是泡椒炖煮还是红油烹饪,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若只将巫山烤鱼视为一种烹饪方式,便误解了其丰富内涵。当地人向记者透露,巫山烤鱼的风味多种多样,包括泡菜、香辣、蒜香等,还有山胡椒、酱香、豆豉等风味。结合本地农产品,更多个性化的风味也在不断涌现。
漫步在巫山县城,几乎每步都能遇见一家烤鱼店。近年来,巫山县积极推广“三峡鱼城”品牌。在本届烤鱼消费季上,四大品牌巫山烤鱼、巫山纸包鱼等得以发布,同时推出了“趣巫山鲜吃鱼”地图,以加快打造巫山美食产业集群,推动旅游、文化与美食的融合发展。
游客古先生乘坐郑渝高铁深有感触地说:“从郑州到巫山,只需3个多小时。记忆中的‘蜀道难’如今已让巫山的红叶与热辣可口的烤鱼触手可及。”这充分展示了现代交通为旅游带来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