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恬静的傍晚,老友们正在讨论每日的生活细节,老李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朋友们,大家认为每日一万步能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吗?”老李询问着。
老李曾因健康问题而关注了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是关于“日行一万步”的养生话题。自从他阅读到其对身体的好处,特别是对那些希望与疾病抗争的人们,他便决定每天外出散步,与公园的伙伴们一同享受步行的乐趣。
这一习惯在好友间传开,他们甚至开始了一场隐形的竞赛,谁都不想在每日的步数上输给对方。他们明白,这种健康竞争,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日常的运动,身体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那真的如此吗?日行一万步真的有养生之效吗?对于这一问题,专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专家表示,走路被视为一种“长寿”,尤其适合中老年。走路不仅可以提高心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可以预防颈椎病、提高睡眠质量、帮助减肥等。
走路虽好,但并非盲目追求步数越多越好。走路的方式、穿着、场地、姿势等都有讲究。如果方法不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也不尽相同。科动至关重要。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衡量。
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快走大约一万步是一个适中的选择。但要注意不要超过两万步,以免给关节带来过重的负担。走路的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20-140步之间,速度约为时速4.5公里。
特别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适当的规律运动非常重要。不过运动应当是短时间、低强度的,如走路、瑜伽、等。以避免过量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
以刘大爷为例,他因日行万步而自豪,甚至在朋友圈中比拼步数。过度的行走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足底筋膜炎,几乎无法行走。医生提醒我们,过量走路会加重关节负担,甚至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疾病。
有些老人喜欢倒着走以治疗腰椎痛颈椎痛。但专家指出,虽然倒走可以放松某些肌肉群和骨骼,但并没有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倒着走可能会增加心血管负担,导致头晕等不适。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需适度、规律、坚持。避免矫枉过正和不科学的运动方式。
参考资料:
[1] 科技日报, 2020. “运动‘过嗨’降低免疫力 2个方法教你判断正确强度”.
[2] 北京青年报, 2019. “研究发现:适度运动对癌症患者有益”.
[3] 日报海外版, 2019. “朋友圈晒步数不是目的 科学走路才能强身健体”.
[4] 生命, 2018. “最好不要倒着走 增加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