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爱美的女性而言,塑造纤细一直是她们的追求。在追求这一目标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那就是准确测量自己的腿围。那么,如何正确测量腿围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
在测量时,被测者应保持分开与肩同宽,并将体重平均分配于。若要测量大腿尺寸,可让大腿向前伸半步,但请勿用力。将皮尺轻轻放置于下方的大腿处,便可得出腿围的数值。同样地,将皮尺放在后方横纹处,水平环绕大腿一周,所测得的围度即为大腿围。对比左右两大腿的围度值,可观察肌肉发育是否均匀。
一般而言,正常腿围应维持在45至50公分之间。若腿围超过52公分,可能意味着大腿脂肪过多。若腿围数值乘以2后,比臀围还多出10公分以上,也可能表示脂肪比例过高,这意味着腿部过粗,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有此问题的男性和女性朋友们,应积极运动以消除多余脂肪,保持健康的腿围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关于大腿围的正确测量方法,需使与肩同宽,并将大腿向前伸半步。请记住,不要用力,轻轻放置皮尺于下方的大腿处即可获得准确读数。
1、大腿围的达标值
大腿围的理想范围是46厘米至60厘米。要准确测量,请使用皮尺水平环绕在大腿最上部位,即在臀折线以下进行测量。
尽管大腿和小腿的粗细没有统一的健康标准,但总体上,与整体身材保持匀称即可。研究显示大腿应略粗于小腿。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涉及257名男性和155名女性,发现大腿围接近60厘米的受试者相对健康。相反,大腿围小于46厘米的人的死亡率增加3倍,且患心的几率增加2倍。
2、小腿围的测量
小腿围的达标值应大于33厘米。要测量小腿围,请使用皮尺水平环绕小腿最处。
另有研究指出,小腿围较小的女性可能面临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增加。小腿粗壮是有益的,因为粗壮的小腿可以储存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从而降低颈动脉斑块的风险。
小腿过细可能对健康不利。对于女性来说,适当的运动来小腿是必要的。
小腿腿围与身高有关联。小腿腿围约为身高的20%左右。
健康的标准
小腿肚与脚踝的粗细之差应在15公分左右。
大腿的理想尺寸可以通过身高进行计算:大腿尺寸 = 身高(cm) × 0.26 + 7.8。
小腿的比例约为身高的17%-21%属于正常范围。
脚踝的理想尺寸可以通过小腿尺寸进行计算:脚踝尺寸 = 小腿尺寸 × 0.59。
为了实现的理想围度,需测量腿部最粗部位的围度。大腿的理想尺寸 = 身高 × (0.29至0.3) cm;小腿的理想尺寸 = 身高 × (0.2至0.21) cm;脚踝的理想尺寸 = 身高 × 0.11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