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典故的由来

2025-01-3011:25:54常识分享0

(如同蚂蚱未曾体验冬季的寒冷,有人误以为一年仅有三季,这便如同用三季人的见识来比喻那些知识狭隘的人。)

在餐桌旁与女儿一同观赏电视剧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特别执拗的角色。他身为刑警,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自成一派,对于他人的质疑之声充耳不闻。

他那自负的模样,仿佛就是我们身边人的写照,甚至我们自己也曾在某个时刻如此自负过。

或许,我们都在某个时刻成为过那三季人。

曾记否,女儿幼时病重,连续呕吐不止,最终只求一口水缓解,但喝下后随即又吐出。她身形瘦弱,几近昏迷,呼唤不醒。

婆婆依据自己的经验发言,堵在门口坚持己见,认为只需一些物便能治愈。

然而我与丈夫果断抱起孩子,将婆婆门外,直赴医院。

出门之际,仍能听到婆婆在门内气愤地呼喊。

至医院,医生询问怎么现在才送来,孩子已因脱水而酸中毒。经过数日的治疗,她的腿仍软弱无力。

那段时间,我与丈夫均请假专心照料孩子。而婆婆与公公却未曾探视一次。

如今回想起来,婆婆的形象仍历历在目。她真的不心疼孙女吗?其实不然,只是她的经验和信念让她认为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而我们则是小题大做。

她用这种执拗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我深知不能以赌气来决定对错,因为那是我自己的孩子,输不起。

有时我也会以自己的认知去评判事物。

许多时候,我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事情按照自己的假设视作真实。即便对方不承认,我也会坚持己见。

直到对方说出一句:“你说得对!”我才意识到自己过于狭隘了。

真与假之间,其实并无绝对界限。三季人的看法并不算错,四季人的观点也并无过错。只不过大家的认知层次不同罢了。

任何的争辩从一开始就可能是错误的。

从前恒先生与我谈论什么时,我总想表现自己的见解。他有时会调侃道:“谢谢的指点。”这时我才会突然醒悟到自己又犯了病,感到十分羞愧。

幸得有此良师益友,帮助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昨晚提及一件事时,我陈述了自己的种种假设。恒先生却说:“你连别人未曾想过的事都能想到,但他们自己却没有这样想。”

这犹如当头棒喝,让我意识到我又陷入了胡思乱想的毛病中。我以为自己考虑周全,实则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其实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即便如三季人般的认知层次,也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如鱼得水、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