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在什么时候 万圣节是什么意思

2025-01-3011:35:32百科知识0

即将来临的11月1日,我们迎来了西方传统的重要节日——万圣节。在西方文化中,万圣节前夜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孩子们会装扮成各种鬼怪,挨家挨户地敲门索要糖果。你是否曾好奇过,“西方”这个概念究竟指的是哪里?万圣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方古代,但其庆祝方式却显得相当新颖且具有局限性。

回顾历史,最早接触到万圣节的华人可能是菲律宾的福建移民。在唐宋时期,福建人开始迁入吕宋岛,并与西班牙人建立了紧密的交流。菲律宾华人很早就知晓了万圣节,并将其称为“番仔清明”。

如今我们更倾向于称其为“西方鬼节”,因为其庆祝方式与传统的中元节有些相似。尽管菲律宾华人将万圣节视为一个较为肃穆的节日,纪念所有并表彰他们的圣德,但西方传统的万圣节与我们今天所见的有所不同。这背后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的历史和万圣节的起源。

万圣节起源于教的纪念日,意为“所有之日”。早在西元7世纪就已经出现。除此之外,它还与凯尔特人的丰收节息息相关。凯尔特人生活在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以举办各种狂欢节而著称。他们认为10月的最后一天是暑热的终结和寒冷的开始,也是和亡灵从阴间返回人间的日子。

在教传入后,丰收节虽被视为异教节日而受到,但教与凯尔特人的泛灵崇拜却在当地长期并存。这导致了一个名为“杰克灯”的传说的诞生。据传,古爱尔兰有个名叫杰克的莽汉,他设计将魔鬼困在一棵树上,并迫使魔鬼答应不让他坠入地狱。死后,他得到了一盏由魔鬼给予的灯笼,永远在人间游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节日在欧洲各地发生了变化。直到18世纪,驱傩和制作萝卜灯仍是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的独特习俗。而在其他地方,万圣节更侧重于纪念,有时会给发放糖果作为纪念品。

随着19世纪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涌入美洲,丰收节的传统也被带到了。加上工业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各国移民带来的节日开始融合并逐渐商业化,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万圣节。

尽管名称依旧是万圣节,但其庆祝方式已与规定的11月1日有所不同。驱傩活动演变成了面具化装,而纪念的糖果则成为了孩子们节日的收获。南瓜因其空心的特性和易于雕刻的外观而取代了原本的杰克灯。

于是,南瓜的橙色与暗夜的黑色成为了万圣节的代表色。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这一节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其原本携带的西方文化元素已基本消失殆尽。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庆祝万圣节,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跨越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化装舞会和狂欢节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