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踏入教育之路的初期,家长们常常面临一个难题:究竟该选择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虽然费用是考虑的一部分,但更多家长纠结的焦点在于超前教育问题。公立幼儿园坚持不进行超前教育,主要教授坐姿和学习习惯等基础内容。
相比之下,私立幼儿园的做法大相径庭。多数私立园会在暗地里提前教授知识,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一年级的学习。曾有一位私立园的教师直言,在检查期间他们会暂时停止上课,等检查一过便继续进行教学。这样的做法正是许多家长选择私立园的原因——他们希望孩子能在起跑线上领先。
超前教育真的好吗?提前学知识真的有用吗?为何公立园会禁止这种行为?家长们需明白,适龄教育不等于不教育。幼儿园的超前教育就像建造大楼时赶进度,没有打好地基,最终可能导致大楼的崩塌。
当家长考虑让学生接受超前教育时,他们往往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若只注重提前学知识,到了小学阶段,学生可能因课程内容都已听过而缺乏专注力,养成上课走神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可能无法跟上学习内容,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所不同。这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例如,若幼儿园老师教的拼音不规范,学生可能养成习惯,到了小学难以改正。这些都是超前教育的弊端。
但现实中,家长能否忍受其他孩子接受超前教育,而自己的孩子不学习呢?答案显然是不能。即使在小学,老师也会面临班级中有的学生知识基础扎实,有的学生则一无所知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对小学一年级进行了重大调整,新增了幼小衔接课程,以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过渡。
为整顿超前教育现象,已将幼小衔接课程正式纳入小学一年级课程中。这意味着无论学生是否接受过超前教育,他们在一年级上学期都将学习过渡课程,以统一步调,适应变化。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那些之前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学生在上学期还要重新学习,久而久之,便没有学生再愿意去接受超前教育了。一年级的教学方式将有所变化,上学期将专设为幼小衔。这一变化对于2022届新生来说也需要注意。
此次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对学生而言是件好事。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将伴随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家长在这个阶段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度等。
家长需要协助孩子心理上的过渡,让他们从幼儿园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也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学会自己解决,再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专心学习,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