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寺 常州天宁寺不能乱去

2025-01-3016:02:51生活经验0

遍布各地的信众或旅游者,或许会察觉到,许多地方都矗立着一座名为天宁寺的。在我国的中,重名并不罕见,但天宁寺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现今香火旺盛的天宁寺已有数十座。

无论是在河南的开封、新乡,还是在河北的衡水、邢台,或是浙温州、宁波等地,甚至远至江苏、山东、广东、湖南等地,都有天宁寺的存在。那么,为何如此众多的都以“天宁”为名呢?

网络上有传言称,乾隆皇帝弘历曾因身世之谜,微服私访寻找生父,最终在常州天宁寺得见陈阁老并赐名“天宁”。因乾隆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故“天宁”之名便流传开来。更有传言称,为表孝心,皇帝下令全国一百多座改名为天宁寺。

历史事实并非如此。雍正皇帝家室繁盛,弘历的出生并无异常,且陈世倌的生平并无出家为僧的记录。乾隆时期,他官至工部尚书,这些野史传说均无法站稳脚跟。

每一座天宁寺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其独特的渊源。从字面上理解,“天宁”意味着顺应天意,祈求安宁太平。取名天宁寺,无非是寄望于吉祥安康。

尽管如此,在众多的天宁寺中,常州的天宁寺尤为引人注目。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它并非最古老的,但其作为禅宗四大道场之一的“东南第一丛林”,其名声与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

常州天宁寺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朝,初名为广福寺,后历经更名,包括齐云寺、万寿崇宁寺等。政和元年,徽宗皇帝下诏后,才正式定名为天宁寺。在南宋年间,它又经历了多次更名。元朝时虽遭毁损,但后又以天宁寺之名重建。

到了清朝,天宁寺在皇室的扶持下蓬展,拥有众多僧众与广阔的田地与寺舍。其规模之宏大,甚至超过了当时北京的皇室,被誉为“一郡梵刹之冠”,堪称当时最为辉煌的时期。

从唐末起,常州天宁寺便与官家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有三次造访天宁寺。至今,那里仍保存着御题的“龙城象教”匾额和大雄宝殿抱柱楹联。

现代的文化名流如徐志摩、艾青等也对天宁寺有所记述,使得这座更加为人们所熟知。现今,内还展出了许多历届主要参观天宁寺的照片。

现今的常州天宁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残存的基础上修复重建的。其中高达153.79米的天宁宝塔于2007年落成开光,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塔前的两个铜香炉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香炉之一。

来常州旅游的游客们,天宁寺是必游的景点之一。它与著名的红梅公园融为一体。红梅公园是一座免费开放的级城市园林,以红梅阁而闻名。从天宁宝塔上可以一览公园的全貌。公园内湖光水色与市河相映成趣,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