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对仗,便为整副联增添了生动的精神。此类佳例众多,下面将为您详细展示。
吴恭亨为汪吉占贺婚所撰联作,以数字为媒,别具一格:
岁月悠长,愿和合千百万岁;
歌谣传唱,歌窈窕一二三章。
李培基题写的辉县百泉放鱼亭联,将时序与田野风光完美结合:
四季,万顷田畴画景美;
五夜明月,千家砧杵声悠悠。
黄兴纪念会上的联语,以铁神与历史变迁为主题:
历经十七次铁礼,百折不回显精神;
四千年成历史,一笔勾销看。
接下来展示的联作,皆以数字为主要修辞手法,如诗如画:
黄遵宪的梅州人境庐联,描绘出美景与明月的交融:
三分水映天光,四分竹影添幽静;
五步楼阁望远方,十步阁道连百步江。
俞樾的居室联,展现了其毕生辛勤与学术成就:
毕生勤奋,藏书万卷,读书千卷,著述百卷;
子孙荣耀,县试第一,乡试第二,会试得第三。
再看佚名题诸葛亮的联作,以数字串起其传奇一生与英勇事迹:
二州安定,八阵图排兵布阵;
七擒六出南征北战,四十九盏星灯照亮前程;
一心一意,只为三顾茅庐之恩。
上联提及的数字贯穿了诸葛亮的军事与智谋,而下联则以“孤、重、匹、单”等字表现了赵子的英勇与智慧。
王紫仙所题南京妙相庵的联语,道出了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静好:
战火未毁楼阁存,半折磬声、一卷经意、五更钟声伴六月凉风;
雨后园林景更美,百种蕉叶、千条柳丝、万竿修竹间数声啼鸟游鱼自得其乐。
谈及楹联中的串名技巧,其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这种手法最早用于诗歌中,后逐渐引入楹联创作。
串名联取材广泛,如以花名为元素的许宾衡所作:
帝女承欢伴水仙之笑颜;
牵牛迎辇共翠雀舞云霄。
再如以中草名为元素的梁拱辰所作串名联,妙趣横生中透露出故事情节:
白头翁牵牛行经常山之地,遇滑石而失足跌断牛膝;
黄发女炙草于熟地之中,防风失守烧成草乌之灾。
老舍的自撰串名联则体现了文学家的幽默与才情:
素园内陈瘦竹显风骨;
老舍旁谢冰心表真情。
历史上的春节征联活动中也有佳作出现,如那副颇受好评的串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