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与工业工程(IE)的交融与比较
工业工程(IE)是英文首字母缩写的形式,代表了一种专门研究和应用。它和精益有着共通之处,同时也存在差异。
共通点:
① 两者都以提升效率为目标;
② 拥有类似的方法论,如防呆法、5个为什么分析等;
③ IE早于精益出现,但精益在IE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不同点:
① IE偏重于方法的研发和应用,而精益则更加注重方法和文化双重建设。
② 精益强调在持续改善中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③ 在方法的通用性上,IE具有稍高的优势。
一、IE的内涵及起源
工业工程,简称IE,源于泰勒的“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并融合了吉尔布雷斯夫妇对“作业动作”的深入研究。它是一门研究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设置的学科。
工业工程师学会对IE的定义:工业工程致力于优化由人、物、设备、能源和信息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性能。
二、IE的七大核心手法
IE手法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倡导尊重事实,运用科学工具和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目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合理化改善,最终实现作业标准化。
防错法:又称防呆法,此方法有效预防人为错误,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
动改法:旨在通过动作改善减少疲劳,使作业人员更高效地工作。动作改善不仅提升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获得感。
流程法:通过符号方式制作流程图,对检验、搬运、加工等环节进行可视化,以发现并优化其中的浪费和不合理之处。
五五法:包括5W1H和5WHY。前者是一种问题或要求的清晰描述方法;后者则是一种连续追问为什么的方法,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人机法:研究人和机器的工作时间关系,追求劳动强度的适中,同时确保工作效率。例如,“一人多机”便是人机法的实践例证。
双手法:是动改法的延伸,研究如何运用双手进行更好的作业。
抽查法:主要用于作业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为提高研究效率而采用抽样方法。
三、IE手法的口诀记忆
牢记七大手法很重要!
- "防呆"改善常做,工作无误不犯错;
- "人机"配合默契好,生产效率自然高;
- "双手"并用效率佳,工作轻松又愉快;
- "动改"妙计出奇效,省时省力又省心;
- "五五"手法早应用,问题解决有妙招;
- "抽样"检验数据准,科学决策有依据;
- 工序设计需合理,"流程"分析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