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故,我已有近两月未至发廊理发,再这样下去,恐怕真要荣升为“F4”的一员了。
此刻,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期盼:“Tony老师,你何时能重归岗位?”
不知何时开始,“Tony老师”这个梗意外地风靡起来,竟成了男理发师的代名词。
无论是时尚现代的理发店,还是充满乡土气息的理发小店,理发师们都喜欢用英文名字了。
据说常用的有托尼(Tony)、凯文(Kevin)、艾伦(Allen),他们三人被尊称为“理发店三巨头”。
事实上,流行度极高的还有汤姆(Tom)、杰克(Jack)、约翰(John)、彼得(Peter)、安迪(Andy)等英文名。
但为何是Tony突围而出呢?这或许源于知名美发机构TONI&GUY和我国“东田造型”的托尼命名,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称其为“Tony 老师”了。
我自己选择英文名是Kevin,当年读大学时,学院规定每人都要有一个英文名以便外教点名。
我选择Kevin是因为它与我中文名中的“侃”发音相似,给人一种文雅的印象,与我的性格相符合。
未曾想这个名竟成了理发店界的常客。每当学生们叫我“Kevin老师”时,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理发店的场景。
如今我已不太用这个名字了,更倾向于让学生们称呼我为“侃哥”或“侃侃老师”。
一次,与英国友人交谈时,他赞叹道:“你的名字真酷,就像《森林王子》里的老虎。”
我特意查了一下《森林王子》,发现电影中那只老虎的名字叫Shere Khan,与我的中文名发音竟如此相似。
我认为,人无需刻意追求英文名。我们的中文名字本身就充满了魅力。
在日本人使用的英文名字中,我们也能看到其日语谐音的影子,如Yuki、Shiro、Ken、Hana、Miki等。
像王思聪这样的公众人物,虽然他有时表现得较为随意,但他所传达的理念是值得赞同的。
在向外国人介绍自己时,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自己的中文名拼音。
如你的名字叫,你的英文名即为Ming Li。这样的拼写不仅容易记也具有文化底蕴。
有时在某些特定场合,你需要一个英文名以避免中文名的误解或提高他人辨识度。
我曾有一个朋友名叫戴莹,如果她用中文名拼音自我介绍会给老外带来困惑。所以她根据自己的中文名音译起了一个英文名为Day。
对于那些难以发音的中文名如歌手,他也选择了一个更容易被老外记住的英文名Jason。
尽管英文名有时方便了与老外的交流但归根结底我认为:
"你的中文名是最适合你的名字,它是你独特的标识。你的父母为你而选,无需为迎合他人而改变。”
如果你有英文名的经历或故事不妨留言分享让我们听听你当初为何起这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