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之道,茶之韵味,随时间、人心和天气的变化而异,但泡茶的环节却掌握在我们手中。要想品味佳茗,除了茶叶的质地,茶水比例的把控也至关重要。
对于茶叶味道偏重的品种,不宜久泡,否则苦涩会过重;而有些茶初泡时味道稍淡,稍加浸泡则能充分释放其香气与滋味。
不同的茶叶量需采用不同的泡法:5克茶宜用5克的泡法,而10克茶则需用10克的泡法。
在确保茶叶品质无虞的前提下,泡出好喝的茶,关键在于茶具、投茶量及浸泡时间的恰当选择,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茶具的选择
除了观赏性,茶具的容量也至关重要。例如,同为岩茶的8g茶叶,若分别在容量为100cc和130cc的盖碗中冲泡,即使浸泡时间相同,其滋味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前者可能会显得更为浓郁。
根据温格纳(Wigner, G.W.)的研究发现,当投茶量和冲泡时间保持一致时,水量的不同会导致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内含物质)产生差异。
简而言之,茶水比例的不同,会使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有所差异。
实验显示,当使用3克干茶,分别以50、100、150、200毫升的水冲泡时,发现50ml和100ml的水冲泡出的水浸出物浓度较高,滋味浓烈;而200ml水则相对淡些;而150ml的水冲泡出的滋味最为适宜。
二、投茶量的考量
袋装茶如岩茶8g一袋、红茶5g一袋,投茶量易于控制。但对于散装茶,无法准确确定茶叶量时,可通过尝试法来把握适量的投放。多次冲泡后,便会心中有数。
三、浸泡时间的掌握
浸泡时间需根据所投放的茶叶量进行调整。茶叶量多时,浸泡时间应较短;茶叶量少时,则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资深茶友会在茶盘旁放置一台秤重工具。若不介意些许麻烦,建议购买一台秤重工具,每次按需称取茶叶,这样比仅凭感觉投放要更为精准。
整茶与碎茶也存在差异。完整的茶叶与碎茶在冲泡时的表现会有所不同。
其他影响泡茶的因素
一、水影响:
除绿茶宜用80-85℃的水冲泡外,其他茶叶使用沸水完全没问题。使用80-90℃的水冲泡茶会使汤水更加柔和,茶叶的苦涩感也会减弱。平时自己饮用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宜的水温。
二、水质的问题:
自来水的品质因地区而异。对于味道较重的自来水,建议使用桶装纯净水。好的水质能增加茶汤的甜度和厚度,用纯净水和山泉水泡茶相比,山泉水可能更甜一些。但不必过于追求所谓的“好水”,只要不影响茶的味道即可。
泡茶的技巧可归纳为:
低温水:汤水柔和,茶味略淡;沸水:茶味、香气浓郁,优缺点明显。
投茶量少:需延长浸泡时间,否则味道淡薄;投茶量多:则应缩短浸泡时间,以免茶味过浓甚至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