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之时节
大寒,为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收官之节。当太阳黄经达300°,公历每年1月20日前后,即为“大寒”之际。此节气名,寓示着天气寒冷至极点。
传统饮食习惯
自古以来,大寒时节的饮食调养都为古人所重视。广东人此时偏爱糯米饭,南京人则钟爱鸡汤进补,亦有人喜食八宝饭,而在老北京,则有着吃年糕的传统。
糯米饭的温暖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早晨食用糯米饭驱寒,乃是小寒大寒时节的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含糖量高,食用后令人感到温暖。中医亦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效,于寒冷季节最适宜。糯米饭不仅带来温暖,还寓意着“暖笠笠”,象征吉祥。
鸡汤的滋补
在大寒四九前后的日子里,南京人偏爱炖汤来调养身体。鸡汤,更是成为许多家庭的冬季滋补佳品。传统的习俗中,常以老母鸡炖汤,有时还加入参须、枸杞、黑木耳等,使其更加滋补。熬制鸡汤时宜选用砂锅,先大火烧煮,后转小火慢炖。
在熬汤过程中需注意火候与盖盖,确保营养不流失。
八宝饭的甜美
八宝饭作为民间大寒的食品,其制作以糯米为主。经过蒸煮、拌糖、加油等工序后,再与红枣、薏米、莲子等果料混合蒸熟。其味道甜美,常作为节日和待客的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无论其源于何处,如今宁波、嵊州等地仍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传统。
年糕的寓意
在北京,老一辈的习俗中,吃“消寒糕”已成传统。这“消寒糕”即为年糕的一种。因糯米较之大米含糖量更高,故而具有温暖驱散风寒之功效。在北京的大寒时节,全家围坐共食年糕不仅暖身,更寓含年年高升、平安吉祥的祝福。
健康养生之道
寒冷时节对于畏寒的人来说尤为重要饮食养生。针对体质虚寒和阳虚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食物的选取。
温性食物之选
中医推荐羊肉、狗肉、桂圆、韭菜等温阳食物以增强御寒能力。而鸭肉、螃蟹等凉性食物则应少吃。
还要注意摄入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等以及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还有诸如维生素A、C以及碘等微量元素也不可或缺。
在大寒时节,无论选择何种食物都应注重营养均衡与健康搭配才能更好地抵御寒冷。
天寒地冻之际愿君饱食暖衣以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