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全诗(《推敲》原文及翻译)

2025-01-3109:18:17生活经验0

对于贾岛这个名字的知晓,源于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曾有一则传说,贾岛在为如何描绘一个和尚返回的情景而苦恼,究竟该用“推”还是“敲”。他在路上反复思考,竟不小心撞上了韩愈的车驾。韩愈得知原委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予了建议:敲门的声响比推门要大,似乎更为合适。于是贾岛便定下了用“敲”。

贾岛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让许多人深感敬佩——古人是多么地刻苦钻研,对诗词的追求是何等的精益求精。

贾岛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直到43岁才终于得偿所愿。虽然他一生并未担任显职,其才华并不显赫,生活也一度困顿潦倒。他对诗词情有独钟,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持续钻研。他曾为诗中一句写下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足以见证他对诗词质量的追求之深。

正是凭借这种非凡的努力和坚持,他在唐朝诗坛上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成为被后人追捧的独特存在。

如今,我终于得以窥见贾岛“推敲”之作——《题李凝幽居》的全貌:

题李凝幽居

孤居之地邻少见,杂草丛生小径穿。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跨越小桥分野色,移动石头扰云根。暂别此间还会回,不负诺言寻幽处。

直译:

李凝的幽居之处安静悠闲,邻人甚少。小径穿行在杂草丛生的荒园中。池边的树上栖息着鸟儿。夜月下,来访的僧人轻轻敲响了门扉。

归途中走过小桥后,野外的景色斑斓绚丽。天空的云彩飘忽不定,脚下的石头仿佛也在移动。暂且离开此地我还会再来。与朋友约定在此幽居,我定不会违背当初的诺言。

赏析:

此为五言律诗,描绘了僧人贾岛在夜色中拜访友人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贾岛的这种诗风既朴实无华又韵味深长。

首联:描述了李凝的隐居地及其环境。此处人烟稀少,显得格外宁静。为后续描绘的情景打下了基础。

次联:即为人所熟知的“推敲”之句。贾岛在月下轻叩友人的门扉,却未能遇见友人。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动态感。

第三联:描写了归途中的景象。跨过小桥后田野的色彩斑斓跃然纸上,云和石仿佛也增添了生机。

尾联:回到起初的隐居之地后,因朋友不在而暂时离开。但诗人表示自己会遵守约定再次前来。

总体而言,此五言律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