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是什么民歌 《剪羊毛》合唱

2025-01-3110:17:15百科知识0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并尝试理解图谱,以进行基本的位置和形态变换。

  2.创编表现剪羊毛动作的流程,享受集体音乐活动的愉悦感。

  3.在节奏感中感受旋律的魅力,并享受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5.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剪羊毛》音乐及相关舞蹈编排的图谱。

  2.提前让孩子们欣赏《剪羊毛》音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活动流程:

  一、回顾音乐,导入活动。

  二、重点学习第一段,特别关注剪羊毛动作的创编。

  1.你们知道如何剪羊毛吗?有哪些不同的剪羊毛方式?请几位小朋友示范。

  2.教师示范第一段舞蹈,展示动作顺序、舞步及何时开始剪羊毛。

  3.在开始阶段,羊儿可以有哪些动作?请小朋友们想象并表演。

  三、学习图谱,理解第一段的队形及动作变化。

  1.羊毛剪完后,孩子们和羊儿都感到非常开心和轻松。他们跳了一段欢快的舞蹈,并变化了队形。请看……

  图中展示了哪些队形变化?哪个最吸引你?请一组孩子来试着做一做。

  2.在变换队形的他们还做了哪些动作?请这组孩子再次展示。

  四、完整表演,连贯呈现两段内容。

  将第一段和第二段连贯起来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1.大班孩子们对舞蹈队形的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他们能迅速理解并响应队形变化的要求。

  2.活动的指示和要求需更加清晰。在开始活动之前,应详细解释整个表演的流程和各个要素(如动作、队形等),以确保孩子们能够明确了解并跟随进行。

  3.图谱设计需更加简洁明了。应去除繁琐的细节,突出主要的队形和动作变化,使孩子们能够一眼看出并快速理解。

  4.需客观评估孩子们的能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应基于孩子们的实际表现来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在活动时,应注重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舞蹈的乐趣,而不仅仅是学会某个技能。成功的音乐活动应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表演的快乐。

  6.持续反思和总结活动经验,逐步提升教学水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都值得深入反思和学习。

  7.面对挑战和失败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8.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长远目标,不仅关注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孩子们的综合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