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数公式例子 ∑加权求和公式

2025-01-3110:19:39生活经验0

加权平均值详解

在日常处理大量数据或特殊情境下,我们常常会用到加权算术平均值。虽然Excel中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直接使用,但其计算原理却十分实用。

先来明确一下定义:设两组样本数据分别为x1,x2,…,xn和f1,f2,…,fn。其中,样本量记为n。加权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有着其特定的公式。

这里的第二个数据序列,通常被称作“权重”。提到权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成语“位高权重”,简单来说,它描述了一个数据对整体贡献的程度或其重要性。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具体说明加权平均值的计算过程:

1. 新建一个工作表,于A1单元格填入“成绩”,A2至A12单元格填充从10至0的数字(模拟打靶成绩)。

2. 假设我们用左轮射击六次,每次射击的环数分别为2、3、3、5、7、10。这实际上是在描述每个环数出现的次数和对应的贡献值。

所记录的次数即代表了权重。这种表格的设计可以容纳成千上万发的射击成绩。

3. 在B列中,我们可以记录每次射击的次数(即权重),即使不填写0,也使得表格看起来更加整洁。

4. 通过在B13单元格使用求和公式“=sum(B2:B12)”,我们可以得到权重的总和。

另一种表示射击成绩的方法——加权方法。首先进行加权处理,然后再进行求和操作。

5. 不使用数组公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C2单元格中输入“=A2B2”来计算加权成绩,也可以更高级地使用“=product(A2:B2)”函数。这一步骤可以逐一进行复制粘贴至其他单元格。

6. 接下来,在D1单元格输入“平均”,而在D1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13/D13”来计算加权平均值。

7. 简化中间步骤,我们也可以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product( A2:A12,B2:B12)/sum(B2:B12)”,但需注意应按下CTRL+SHIFT+ENTER快捷键以确保公式的正确性。

对于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有其固定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8. 关于单元格的显示设置,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自定义调整。

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统计大量的原始数据时,经常会遇到组距式变量。比如考试成绩、年龄、工资等数据,我们常常使用每组数据的中值来代替其平均值,进行组距式变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例如,假设某养老院有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入住情况。50~60岁的老人有6人,60~70岁的有10人等等。在不具体计算每个老人的确切年龄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每组的平均年龄或中值来进行估算。

在互联网上的问卷调查、学校统计考试成绩以及高考报名等场景中,都可能遇到组距式变量的问题。这种处理方法不仅简便,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