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大老虎 大老鼠和小老虎绘本教案

2025-01-3110:24:28生活经验0

我发现,即便在无压力、无目标的状态下,孩子们依然对书本怀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书中有他们未曾体验的新奇世界,有他们未曾经历的非凡冒险。儿童图书对孩子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梦幻与现实的桥梁。许多家长和老师反映,孩子似乎对阅读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我想这与家长和老师的绘本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在丰富的绘本资源面前,我和大家一样,重新点燃了对早期阅读的热情,对绘本教学展开了深入研究。我发现,无论老师在教学中的目标如何设定,孩子在阅读时最期待的始终是故事的情节和事件。

绘本教学与画面增减的艺术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以看图讲述为主的教学形式,帮助孩子获得读懂图意的方法。一堂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集体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让孩子在每一页上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学习读图。在集体阅读中,我们需要选择性地关注画面,以避免孩子因过度解读画面而感到厌倦。

例如,在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通过增减一些图像符号,如在大拇指上添加符号来解释文字,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有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思想,我们也可以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面,帮助孩子将故事的思想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

绘本教学与动玩结合的乐趣

当孩子翻开一本书,开始他的梦幻之旅时,老师的“道理教学”常常会打断孩子的阅读趣味。当孩子正在想象自己的情节事件时,老师的“表情分析”又可能中断孩子的奇思妙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知不觉地让孩子产生厌倦感,疏离了书本。

我曾在教授《方格子老虎》时设计了一系列的互动环节。如先解读封面了解虎纹特征、欣赏画面倾听事件冲突原由、羡慕小虎体验方格子带来的快乐等环节。设计时我将童谣改编为较短的语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智慧,又让孩子在快乐中阅读。

走出绘本阅读教学的误区

绘本因其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被广泛关注。然而在许多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些误区。例如将有效阅读等同于将看懂的说出来、将绘本阅读等同于看图讲述、将阅读理解等同于停顿讨论等。这些误解导致了孩子对阅读的厌倦和远离书本的现象。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阅读活动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绘本阅读不仅仅是看图讲述;阅读理解也不仅仅是停顿讨论。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允许孩子自由驰骋、动手动脚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同伴的相互触发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