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 五子登科的意思解释

2025-01-3117:00:43常识分享0

成语“五子登科”大家耳熟能详,但对其背后的深意及五子所指,或许仍有人感到困惑。那么,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个成语的起源和含义。

这个成语源于众所周知的《三字经》,背后隐藏着一个浪子回头的感人故事。在五代时期的燕山地区,有一位名叫窦燕山的富商,他过着奢华的生活,然而却养成了不学无术的性格。

随着岁月的流逝,窦燕山接手了家族的生意。他背离了家族的诚信原则,走上了歪路,他人,甚至与当地勾结,良善百姓。这使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公敌,虽然他家族富有且背后有支持,但人们对他的行为充满了愤慨和无奈。

特别的是,窦燕山年过三旬仍膝下无子,这在古代是一个大问题。尽管现代人可能认为三十多岁无子很正常,但在古代却不然,因为那时的人们通常在较早的年龄就会结婚生子。

为了求子,窦燕山四处求神拜佛,但始终未能如愿。一日,他在梦中受到了已故父亲的严厉训斥。父亲指出他多年来不修品德、的行为,并警告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将面临严重的后果。父亲告诉他,只有改变自己的行为,行善积德,才能化解危机。

梦醒后的窦燕山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过去,意识到自己确实如父亲所言,做了许多坏事。他决定,为之前的错误赎。

从此以后,窦燕山开始广施钱财,行善积德。他不再贪婪无度,而是将经商赚得的钱大部分用来帮助穷人。无论是帮助支付丧葬费的家庭,还是为无法负担学费的读书人提供资助,他都亲力亲为。

窦燕山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过上了简朴的日子。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被人唾弃的奸商变成了一个有名的大善人。

不久后,窦燕山终于得到了一个儿子——窦仪。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再添四个儿子——俨、偁、侃、僖。尽管晚年得子,但窦燕山并没有溺爱他们,而是严格他们,督促他们读书学习。最终,他的五个儿子都在科举考试中成功登科,被录用为官。这五兄弟在北宋担任要职,其中长子窦仪更是官居工部尚书之职。这就是“五子登科”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