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与样本概述
总体,即我们欲研究或关注的特定对象的全体特性集合。例如,9月份生产的某一编号螺钉的直径规格,当供应商送货达到5000件时,还包括塑胶壳的多个关键尺寸。鉴于成本与时间效率的考量,我们无法对所有的总体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测量。
样本,则是在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部分个体集合。而样品,即构成样本的单个体,通过对样品的特定特性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对总体的分布情况有所了解。
样本量,指的是样品中所含个体的数量。
2. 随机抽样的优劣分析
2.1 成本经济:随机抽样在成本上更为经济高效。
2.2 时效性:检验或测量活动不产生额外价值,因此时效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2.3 统计推断:总体被视为具有确定分布的随机变量,而样品测量值是随机变量的一次观测。通过随机抽样,可以使统计推断结果更为可靠,也可使样品测量值更接近总体的平均分布。
3. 随机抽样的基本条件
3.1 代表性:所抽取的样本必须能够代表所要研究的总体。
3.2 随机性: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有均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3.3 独立性: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过程不应影响其他个体的抽取。
唯有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样本,才能全面反映所要研究的总体。
4. 抽样策略简介
4.1 简单随机抽样:此方法中,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是均等的,常见的实现方式如抽签、抓阄等。
4.2 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法):在随机选取起始点后,等距离地抽取样本。例如高考试卷的抽样可规定“准考证号末尾两位数字为01者”入选。
4.3 分层抽样法(类型抽样法):常用于产品质量验收、大规模社会分析等场景。此方法将总体分为不同的子层(或子总体),然后按比例从各层中随机抽取样本。
4.4 整群抽样法:此法将总体分为若干(或“群”),再从这些中随机选择若干群作为样本。
对于塑胶壳生产完成后放置的场景,可以结合上述的简单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法进行实际操作。
5. 推荐分层抽样法及操作步骤
5.1 了解总体分布情况是实施分层抽样的前提。
5.2 根据总体的不同特征或性质,绘制出分层树状图。
5.3 按照树状图进行分层抽样,确保各层的特性都被充分覆盖和反映。
6. 分层抽样法常见问题及答案
Q1:如何确定产品是由哪个机台和班次生产的?
A1:通常可以通过外箱上的标签来区分,或者将OQC前移至包装的前道工序,通过流程卡来明确机台和班次信息。
Q2:来料检验时,如何执行分层抽样?
A2:供应商的出货检验报告应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进行,并在来料外箱上做好相应标识,IQC根据标识执行对应的分层抽样。
Q3:如果认为分层抽样法过于复杂,QC不会操作怎么办?
A3:质量工程人员需明确分层抽样的方法,并将其写入SOP(标准作业程序),对QC进行培训并确保其充分理解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