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其使用电子设备时的奇特经历。当与友人谈及微波炉、尿布、洗面奶等日常用品时,输入法竟自动推送了相关广告内容。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共鸣。
自1月19日晚间起,关于“聊天内容与广告推送之间的神秘联系”的讨论在互联网上热议。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随后的微信公开课中澄清,微信不会用户聊天记录,并表示正在测试新的输入法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对此,人们产生了疑问:输入法的确会收集用户的聊天信息吗?它是否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内容来推送广告?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从1月20日至21日,记者通过华为应用商店下载了多款热门输入法App,发现其中四款在安装时均有提示或默认勾选加入的“用户体验改进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即是输入法可收集并使用用户上传的内容。
经过深入调查,记者发现主流输入法通常需要收集用户数据以优化输入体验。这主要是因为云词库功能几乎成为输入法的必备功能,而收集用户数据则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础。至于是否会将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公司,则需要看具体的协议以及输入法的自我约束。
经过实测,记者发现各家输入法在用户服务协议中均有提及收集用户上传内容的。当安装来自第三方的输入法时,系统会弹出提示,告知用户可能被收集打字内容。
记者还发现,虽然部分输入法提供了用户体验计划的选择权,但同时也有隐私保护的措施。如部分输入法只收集匿名数据,并与个人身份信息解耦等。
值得关注的是,有网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遭遇了输入法的广告弹窗。当谈及换尿布的话题时,搜狗输入法就推送了相关广告。这也引起了关于免费软件模式下隐藏利益追求的讨论。
业内人士指出,免费提供软件服务的代价往往需要通过广告等方式来弥补。对于需要便捷功能和智能联想的输入法而言,广告是常见的盈利手段。尽管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但也是免费服务的一部分。
输入法在提供便捷服务的也面临着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和实现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的问题。对于用户而言,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法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如何,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