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的居住环境常常面临潮湿的挑战,这几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由于水分可能并非仅从外部墙体的缝隙侵入,而是有可能逐层从楼上浸润、沉淀下来,因此一楼住户的墙体和角落常常容易发霉、起壳。
尽管防潮工作难度较大,因为即使自家采取了高度防水措施,也无法确保楼上邻居同样遵循同样的标准,但依旧有一些策略可以暂时“应对”这一问题。
对于一楼业主而言,防潮工作如同长跑般永无止境。有些业主会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如两三年,就对墙壁和地板进行重新装修,以应对潮湿问题。
与重新装修过程中的甲醛污染相比,潮湿的困扰更为难以忍受。因为潮湿不仅会带来被褥的湿冷和家具的发霉,还会产生空气中的酸臭味,若不彻底处理,整个室内都会弥漫着霉味。
增强通风是缓解潮湿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购买一楼时,若可能,应优先考虑那些南北通透或东西通透的户型,增加窗户的数量。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开窗通风,如避免早晚高湿时段,选择中午或午后开窗,效果更佳。
虽然市场上的除湿机和干燥剂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但其效用往往不能持久,有的可能只能维持小半年,短的甚至两三个月就失效了。
即便全屋配备了新风系统或换气系统,潮湿问题依然难以彻底解决。由于一楼空气流动不如高层明显,水汽容易凝结和停留。
在考虑解决潮湿问题的各种方法时,还需权衡设备能耗增加和噪音等问题。尽管某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掩饰潮湿问题,如全屋铺贴瓷砖,但这种方法容易让人感觉室内空气湿冷,且地滑,牺牲了居住的舒适度。
这也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的一种选择。通过这种方式,虽然潮湿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未根本解决。
这种处理方式更像是将潮湿“隐藏”起来而非真正解决。即使墙壁潮,由于瓷砖的覆盖,也难以察觉。但潮湿若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对电线管廊线路造成腐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楼的潮湿治理是许多业主持续关注的问题。要想彻底摆脱这一困扰,可能只能通过换房来实现。除此之外,只能是一边居住一边进行持续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