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体验日本寿喜锅,是在一位日本友人的带领下。记得当时,店员端上几盘蔬菜、一盘牛肉及几个生鸡蛋,摆在桌上的铁锅看似无奇。心中不免疑惑:这不就是大杂煮或是清汤火锅么?惯油火锅的我,不免对其持怀疑态度,觉得味道难以超越我的习惯口味。
更加令我惊奇的是,竟要我用生鸡蛋作为佐料。从未尝试过生鸡蛋,本能地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抵触。但出于礼貌和对异国饮食文化的尊重,我尝试了这一做法。没想到竟意外地美味!鸡蛋中没有任何腥味,反而使牛肉变得更加可口。自此以后,寿喜锅便成为了我喜爱的日本料理之一。
寿喜锅的日语名为“すき焼き”(SUKIYAKI)。其名称背后,藏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在江户时代,农夫们在田间劳作时,常以锄头金属部分作为临时铁板烤鱼或豆腐。由此得名“锄烧”,即“すき焼き”。
寿喜锅的叫法在关西地区为“すき焼き”,而关东地区则称为“牛鍋。其起源于江户时代,真正流行吃牛肉则是在明治时代。在古代日本,吃肉是被禁止的,因为牛和马被视为重要的劳动力,吃肉被认为会触怒神灵。然而到了明治时代,明治天皇倡导吃牛肉,于是吃肉成了流行风尚。关西和关东因地域差异在做法上有所不同,但最后吃时蘸生鸡蛋的习俗却是共通的。
关于蘸生鸡蛋的吃法,其一是为了迅速降低刚出锅的牛肉温度,保持其鲜嫩口感;其二是鸡蛋液能令牛肉更加嫩滑。当蛋液未过度搅拌时,更能保持其蛋清的口感。
至于寿喜锅的做法,我今日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我改良过的版本。此法结合了关西和关东的做法,先将牛肉和洋葱煎至金黄,再将煎好的牛肉与各种蔬菜一同煮熟。这样的做法使食材更加入味,香味更加浓郁。
【所需食材】包括牛肉、黄油、茼蒿、大葱、菌菇、胡萝卜、番茄、洋葱、魔芋丝及可生食鸡蛋等。而料汁则是由日式酱油、味淋、料理酒、水及砂糖调和而成。
制作步骤如下:
1. 准备食材,调整至适宜大小。
2. 调制料汁备用。
3. 锅中融化黄油,炒香洋葱,再炒至牛肉变色后捞出。
4. 将其他蔬菜与牛肉一同放入锅中,淋入料汁,煮熟即可食用。注意魔芋丝和牛肉应分开放置,以防牛肉。
小贴士:无论关西风格还是关东风格,制作时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无需过于拘泥。关键是享受制作和品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