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利率调整:1月17日,银行实施了重要操作,开展总额达7000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此次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分别降至2.85%和2.10%。
每当央行有所动作,公众总爱探讨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此番降息举措,也让不少人好奇:是否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即将回暖?
那么,究竟何为MLF?为何其变动会与购房决策息息相关?
在金融世界中,我们购房或企业融资常常与商业银行打交道。那么,这些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呢?商业银行的利息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仅影响着资金的总量,还是流动性管理的重要一环。
而利息的设定,则直接关系到资金的成本。若商业银行的房贷资金充裕且利率低廉,那么申请的个人和企业自然会增多,从宏观角度看,这就是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增加了。
这种状况反映了的货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
此次央行的降息操作,实则是进行了7000的MLF操作。这相当于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笔借款,商业银行得到这笔资金后便能增加市场放贷,从而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央行对商业银行提供MLF时,是会收取利息的。这个利息即为中标利率。此次MLF中标利率下降,意味着央行借给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降低了。
商业银行若想获得MLF资金支持,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供质押品,质押品包括多种国债、金融债等。
MLF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稳定金融市场。当银行资金紧张或某些重要行业、部门困难时,MLF能够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简而言之,MLF降息意味着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加且成本降低,即市场流动性增强。逆回购也具有相似效果。
商业银行的借贷与LPR息息相关。LPR即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在实际放贷时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加点。而LPR的定价会参考包括MLF在内的多种货币报价。
鉴于1月17日的央行降息,后续LPR很可能也会相应下调。央行每月20日会公布1年期和5年期的LPR。
自2019年起,房贷利率已与LPR挂钩。当MLF利率下调时,LPR也有很大可能性随之下降。这进一步导致房贷利率降低,使得购房更加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