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徒然当一痴(三笑徒然当一痴的典故)

2025-02-0108:30:59综合资讯1

在现今社会,我们常常接触到一些被截取的“半句名言”。这些名言原本是一整句,却因各种原因只流传出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鲜为人知。这仿佛在言说与真实之间投下了谜一般的影子。

例如,苏轼的那句充满霸气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着实让人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然而这仅是上半句,因为其下一句“粗缯大布裹生涯”才完整地描绘出苏轼真实的生活态度。合观全句,才觉苏轼的生活理想既现实又骨感,自有一番自娱自乐的。

尽管如此,“半句名言”已深入人心,时常被我们引用。但有时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也会带来误解。比如那句“色不迷人人自迷”,很多人会误以为下一句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其实不然,这半句出自黄增的《集杭州俗语诗》。

黄增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擅长画人物的画家。他在乾隆年间曾被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乾隆画像并因其技艺出色而获得八品顶戴。他的诗歌《集杭州俗语诗》中便有这句引人深思的“色不迷人人自迷”。

这首诗歌全文揭示了情人的眼中常带有独特的审美,有情人之间的相知相守。其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对这一点的生动描绘。而在诗中,“集句”的技巧被巧妙运用,即将不同的俗语或前人诗句巧妙地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境。

在古代,像苏轼的《南乡子 集句》这样的集句诗是文人墨客间的一种游戏。而黄增的这首诗虽然前三句看似信手拈来,但最后一句“三笑徒然当一痴”却是点睛之笔。这一句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唐伯虎点秋香》的典故,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对于这首诗的解读并不止于此。有人认为它在歌颂《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情感,也有人认为它在为《聊斋志异》中的《婴宁》一章喝彩。无论是哪一种解读,都体现了对人间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赞美。

如诗中所言,“色不迷人人自迷”,当两人相互倾心时,眼中便只有对方的美好。这便是最纯粹的情感,无关,只关乎心灵的相通与契合。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我们都应保持这种纯粹的情感,笑对人生。

黄增的这首集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传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无需外界因素的干扰,只要心中有爱,便能超越一切苦难。

愿我们都能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那份纯真的情感,携手共度今生。“色不迷人人自迷”,在情人的眼中,自然流露出对彼此深深的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