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构造与规范
书信,作为传递情感与信息的传统方式,拥有其独特的构成元素。它通常包含五个基本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以及日期。
称呼部分
称呼是书信的起始之处,是对收信人的尊重和亲昵的体现。在信纸的首行顶格处开始书写,后加冒号以示停顿。
(1)对于亲人,称呼需写明称谓,如“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等;若为亲戚关系,则写明关系称谓,如“”、“姑姑”等。对于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上其名或姓,如“张阿姨”、“李叔叔”等。
(2)若写给平辈或晚辈,可直接使用名字或昵称。
(3)对于师长,通常只写其姓氏后加“老师”二字,如“”。若需连名带姓直称,则需注意保持恭敬的态度。
(4)当信同时写给两个人时,两个称呼应并排写在同一行或一前一后,尊重长辈的称呼应放在前面。
正文部分
正文是书信的核心内容,它通常以简洁得体的问候语开始。
(1)问候语应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常自成一段。常见问候语如“您好!”或“你好!”,并依时令节气作出相应变化。
(2)问候之后,常有数句启始语,如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或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3)主体文是信件的主要内容,需在动笔前成竹在胸,明确主旨,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若信中需谈论多件事,应注意主次分明,每件事可分段书写。
结尾部分
正文结束后,需添加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1)一种习惯写法是在正文结束后紧接着写“此致”,转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另一种习惯是不写“此致”,而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署名与日期部分
(1)在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适当位置,空半行。
若写给亲属或朋友,可在署名后加上自称,如儿、弟、兄、侄等,以使称谓与信首相互吻合。
(2)日期一项用于注明写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方。有时写信人还会加上自己所在的地点,特别是在旅途中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