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手法 - FORM
了解了构成的基础概念和平面构成的理论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我们通常称之为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重复构成形式
此形式以一个基本形体为基础,在特定格式内进行重复的方位排列。这种构成形式中,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的特性。要求骨格线,如水平线和垂直线,以等比例的方式重复组成。基本形则需在骨格内进行重复排列,并可伴有方向和位置的微小变动。对于阴影和色彩的处理,需遵循一定的逻辑进行互换,但基本形不可超出骨格的界限。
【二】近似构成形式
近似构成的特点在于相似之处形体的组合,将“变化”融入“统一”之中。设计时通常采用基本形体的相加或相减来获得近似的基本形。这种构成的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主要通过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
【三】渐变构成形式
渐变构成依赖于基本形体的方向、大小、阴影等因素,依靠渐变的排列方式构成。此形式的骨格与基本形具有层次渐变的特性。渐变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骨格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二是通过基本形的无限变化获得渐变效果。渐变基本形可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形渐变成圆形等。
【四】发射构成形式
发射构成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其骨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可采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等不同的发射形式组合而成。
【五】空间构成形式详解
空间构成是利用学原理,通过视点、灭点、视平线等理论所得的平面视觉上的空间形态。包括:
- 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 线的变化所构建的立体空间
- 重叠所产生的空间感
- 法造成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空间感
【六】特异构成形式
特异构成是在规律性的形态中进行的局部形态变异,旨在打破较为规范的单调构成。
特异构成的要素包括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需符合整体规范,以保持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和谐。
【七】密集构成形式
密集构成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构成形式,包括预置形密集与无定形密集两种。
预置形密集依靠预先安置在画面上的骨格线或中心点基本形的扩张或收缩。而无定形密集则不预设点与线,依靠画面的均衡、基本形与空间、虚实之间的对比进行构成。
【八】肌理构成形式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可以凭视觉分辨的纹理。以肌理为设计元素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此种构成多利用照相制版技术实现,也可采用描绘、喷洒、熏炙、擦刮、拼贴、渍染、印拓等多种手段获得丰富的肌理效果。
平面构成赏析 - ENJOY
写在最后
关于平面构成的多种形式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
期待下期再与大家分享艺术设计的其他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