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士最近加入了一个社区的徒步群,常常和朋友们一起到郊外徒步。而她的“对手”程阿姨,同样也是这个群的一员,更是担任了管理员的职务。两人总是在暗地里较劲,尤其是在步数排行榜上。
每天,吴女士都会为了超过程阿姨而努力增加自己的步数。某晚,她再次晚饭后出门“临时抱佛脚”,想要再争一争第一的位置。
中老年人中,坚持走路锻炼是一种普遍的健身方式,因其简单、易行、安全而受到喜爱。走路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保护心血管,对肺部也有益处,尤其是对慢阻肺患者来说,走路是一种较为和缓且对心肺负荷较小的锻炼方式。
走路还是控制慢性代谢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一种最简单、可行性最高的运动方式。但许多人会有疑虑,走路到底是锻炼关节还是伤关节?
最近,吴女士因关节红肿、疼痛而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与程阿姨相比,她的身体状况似乎每况愈下。经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她们的步行方法和日常习惯存在一些差异。
关于走路前的准备工作。吴女士常常是看到排行榜就立即出发,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而程阿姨则是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并会在锻炼前进行扩胸、拉拉筋、活动关节等热身运动。
正确的步行姿势也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应该保持上身挺直,双臂摆动。想象一下头发被绳子往上拉的感觉,这样可以使肩膀从向内蜷缩的姿势转变为向外伸展,整个人的姿势会更加挺拔。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步行不仅仅是下肢锻炼的过程,双臂的摆动也很关键,既能活动关节,也能维持平衡。建议手臂略微弯曲摆动,并向自己的斜前方交叉摆动,以避免手臂带来的不适。
步行速度的把控也很重要。根据个质,走路可以分为慢步走、快步走和微微慢跑的节奏。身体轻微出汗但不影响说话的程度是能够承受的最低有效强度。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分钟70-90步左右是慢步走的速度,而达到每分钟120步左右则属于快走。
穿着合脚的运功鞋也是保护关节的重要一环。运动鞋能够提供较好的减震效果,使全身重量分散地传递到脚底,对保护膝关节、踝关节等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