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无论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经典型号的“子型号”衍生现象十分普遍。手机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络制式的多样性上,而笔记本则更多关注实际配置与性能表现。若对子型号不够了解,可能容易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手机网络选择的迷思
为何所花的钱相同,我的iPhone6仅支持移动4络,而朋友却能使用联通和电信的4G?面对此类情况,不必归咎于他人,应先自我反思。
以iPhone6为例,移动版子型号如“A1589”(对应Plus版的“A1593”)为移动定制版,仅支持特定网络制式。而全网通版的iPhone6则可兼容三大运营商的4G/3G/2络(参见图1)。选择全网通版更为划算。
相对于iPhone6较为简单的子型号阵容,三星Note4则有更多选择。该系列针对不同运营商提供了多种子型号,如支持移动联通双4络的N9100等。在价格相近时,消费者应选择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子型号。
配置差异亦需留意
尽管全网通版本具有优势,但消费者还需留意不同子型号间是否存在硬件配置上的差异。
以华为荣耀4X为例,其全网通版与电信版在处理器上存在差异。高配版的荣耀4X虽然搭载了性能更强的麒麟620处理器,但电信版的价格可能更为亲民(约999元)。在性能方面,麒麟620明显优于高通骁龙410(参见图3~4)。对于非电信用户而言,选择全网通版荣耀4X需综合考虑性价比与性能。
笔记本的性能抉择
在笔记本领域,同一产品系列的子型号间可能存在显著性能差异。
以ThinkPad E540系列为例,尽管价位相近,但有的型号配备了GT820M独显,而有的则了更强大的GT840M独显。若游戏爱好者误购了低配版,可能会影响游戏体验,如在玩LOL时帧数下降(参见图例)。
宏碁VN7系列的不同子型号在处理器和显卡配置上也有所差异。外观和尺寸相同的子型号在性能上可能相差20%~30%,但价格仅相差几百元。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仔细比较各子型号的性能与价格。
无论是选购手机还是笔记本,了解各子型号间的差异都是关键。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才是明智之举。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