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知识:探索“处暑”背后的深刻寓意
说到“处暑”,你知道这个词的深层意义吗?
它是这样解读的:
A、象征炎热退散
B、正值盛夏暑热
这是蚂蚁庄园2024年8月22日为我们带来的庄园小课堂的问题。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2024年8月22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及其答案。
关于“处暑”的解释:
答案:A、炎热退散
"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到来标志着太阳到达黄经150°的位置,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具体日期因年份而异)。"处"在此处意为"终止","暑"则代表炎热的夏天。"处暑"意指炎热的夏季即将落幕,天时逐渐转向清凉。此节气代表着大部分地区夏季与秋季过渡的开始。
延伸阅读:
"处"在古文中也含有"止息"、"停留"的意味,而"暑"则指代暑气。"处暑"字面上的含义就是暑热至此而止,即炎热天气的终结。
<引自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处暑的描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此句精准地诠释了处暑的含义及其在一年中的时间节点。
在古代,人们依据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来确定节气,并以此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处暑,古人将其分为三候:首候老鹰开始捕鸟并祭祀;次候天地间万物开始显出肃穆之态;三候则是黍、稷、稻等农作物开始成熟。
虽然名为“处暑”,意味着暑热即将过去,但在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此时仍可能炎热如夏,直到“白露”之后,天气才会真正变得凉爽。
处暑的习俗中包含了祭祖、迎秋、放河灯等传统活动。放河灯是对水中孤魂野鬼的普渡。对于渔民而言,处暑之后是渔业收获的季节,常会举行各种活动欢送渔民出海并祈求丰收。人们还认为在处暑时节食用鸭子可以滋阴润燥,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在农业方面,处暑时节的活动与抗旱、促进秋收及秋种准备息息相关。人们有句农谚“处暑禾田连夜变”,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时节昼夜温差大对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和气候干燥,人们还需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