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

2025-02-0207:40:50生活经验0

▶教学内容

按照教科书要求,完成P101的例1、例2,以及P101的“做一做”和P105~108的“练习二十”中的第1~3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感知克和千克的单位大小,能理解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能简单使用常见的天平称。

2. 培养学生估测物品质量的能力,并通过多次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不同的重量,进而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各种重量的物品(如:不同重量的豆子、等)、1千克的砝码、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怎么知道物品的重量呢?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新课讲解

(一)认识“克”

1. 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分组,用天平称量一些轻的物品(如:、小珠子等),并记录下它们的重量。

3.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发现它们都用“克”作单位。从而引出“克”的概念,并告知学生1克有多重。

4. 让学生掂一掂感受1克的重量,进一步加深对“克”的感知。

(二)认识“千克”

1. 出示一些重物(如:1千克的砝码、一袋洗衣液等),让学生掂一掂,感受它们的重量。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有多重?从而引出“千克”的概念,并告知学生1千克等于多少克。

3. 介绍用秤称重的方法,并让学生亲自操作,称量一些物品的重量。

(三)实际应用

1. 出示教科书中的例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解释解答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并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检查答案。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家中多观察、多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