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水县志的疆域与艺文志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段深情的土地赞颂,那是在清朝乾隆十二年的记录。那些描绘景点的诗篇,共计七十四首,无声地述说着当时人们对乡土之美的崇敬与歌颂。
在商水沙河岸边,古迹篇中记载了一处名为凤凰台的高台。据传,台畔曾有梧桐树的存在。在汉宣帝时期,黄霸作为颍川的守令,凤凰在此地栖息。陈大琳曾在清乾隆年间以此地为题,写下了他眼中的景象:“灵鸟现身在丹麓,为何选择颍川地?高梧可作其足托,贤者守令共此景。历史的声音已远去,芳踪依旧流传于世。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期待再次目睹其风采。”
关于梧桐栖凤的传说,黄霸字次公,是阳夏(今太康)人,西汉宣帝时曾任颍川太守。他与凤凰的栖息并无直接关系,这或许是对的敬仰与想象。
在旧志书中,我们读到县治东门外石桥处的殷水之景。每当秋月时分,泛舟东流,荷花随风摇曳,沙鸥飞翔。那清新的气息迎面而来,充满了极致的优雅与闲适。郭熙在此情此景中,有感而发:“秋水缓缓绕城流,轻摇船棹心无忧。增添游人无限,澄澈的水波映照晚霞。”
提及东关的古溵水经过,寨海河宽阔壮丽。石桥两侧供人游乐的船只供人租用。秋天的气候宜人,水中有荷有菱角,有鸟有鱼。岸边的芦苇和树木呈现出浓郁的生机。从南寨海乘船穿桥而过,可以抵达北关上岸,再登章华台游乐。于是诗人写下了如“泛泛清凉日,登登旧楚台”、“沙洲宿鹭惊飞起,水面浮鸥自由游”等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行。
再次翻阅旧志书页时我们看见了楚怀王墓的身影在城西巍峨矗立,犹如一座高山般的土冢在城墙上矮墙的映衬下更显壮观。当夕阳返照之时这里又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荒城临着大道旁,夕阳余晖照四方。城墙映出明亮的光辉逐渐微弱下来……”
又见城南东岳庙的银杏树顽强地伫立着历经无数岁月仍然不朽。明太祖北征时曾在此树下短暂停留其足迹深深印入树干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知县张崇朴为此赞叹:“银杏老树遒劲无枝仿佛告诉我们几多春秋传言明太祖当时的确曾驻足此处还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而说起明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另一段充满传奇的故事了:从贫农到皇帝的奋斗史无不在人们传唱而那驻跸银杏树的传说虽不可考却依然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儿尽管传说中的足力难以深入树木然诗歌里仍然生动地记录了这段往事。“鸭脚老树历沧桑而今传闻帝王曾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