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众多典籍以“仓颉造字”作为其书法的起源传说,虽基于上古的传说和神话,其说服力在学术界显得有限。学术界更倾向于将甲骨文视为书法的真正开端,其历史深度跨越了三千多年的时光。
遥想上古时期,书写者们的名字已然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难以考证他们的身份。然而自秦朝统一六国后,书法艺术的脉络逐渐清晰,各路书法大师开始崭露头角。据统计,留名史册的书法家万人以上,其中还有人曾尝试“书法史上十大书法家”的名单。
这个排名颇具看点,位居榜首的并非众人所料的“书圣”王羲之。先来细数第十名:,作为秦朝的丞相,他的小篆书法技艺精湛,代表了“秦篆”的最高水平,对后世的篆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再如李阳冰、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他们的贡献也推动了篆书向隶书的演变。
紧随其后的是第九名的张旭,被誉为“草圣”,他的草书风格独树一帜,且是李白、怀素、颜真卿等艺术家的指路明灯。张旭的草书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使笔法与心境融为一体,进一步推动了“狂草”的成熟。
第八名是智永,作为王羲之的七世孙,他闭关研习《兰亭序》,领悟了家族的书法真谛。他将家传的笔法传给了虞世南,使得唐代的书法名家得以学习“二王”的笔法,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接下来是第七名的赵孟頫,他是南宋以后唯一上榜的书法家。赵孟頫对晋唐书风有着深入的研究,无论是行书还是楷书,他的作品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技艺。尤其是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华贵之气,更是后人难以模仿。
第六名的是颜真卿,后世尊称其为“亚圣”,他的书法与人格魅力相得益彰。虽然唐代的颜真卿在书法上的地位并不显赫,《淳化阁帖》未收录其作品,但他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位列第五的是欧阳询,“欧楷”的风格无人不知。他刚健有力的用笔方式和险峻独特的结字方式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第四名的是柳公权,他是“唐楷”的集大成者。他将钟、王、欧、颜等大家的笔法融为一体,开创了骨肉匀称的“柳楷”风格。柳公权的字为“宋体”的原型,而“宋体”又是现代印刷字体的鼻祖。
紧随其后的是第三名的王献之。他推动了书法从“古质”到“今妍”的转变。在唐代以前,他的影响力与他的父亲不相上下。
第二名则是无可争议的王羲之。即使没有真迹传世,后人依然认为他是无与伦比的伟大书法家。他不仅继承了古法,还开创了新的书法风格。《黄庭经》、《兰亭序》、《十七帖》等作品被视为楷行草的必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