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暖身安康迎新年
1月20日,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正值三九和四九之际,有谚语道:“小寒大寒,冷成一团”,这说明了大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去春来,岁末将尽。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四时运转,大寒临年,弥漫着欢乐与喜悦的氛围。
在大寒的时节里,由于天寒地冻,我们的饮食应当以驱寒暖身为主。建议您遵循“吃三样,忌两事”的原则,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吃三样
第一样:八宝粥
大寒节气时,喝八宝粥的习俗也颇为盛行。传统的八宝粥由八种食材熬制而成,加入莲子、花生、葡萄干等增加口感,成品软糯香甜,深受人们喜爱。
现代制作中,食材的选择更为丰富。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红枣、莲子、红豆、绿豆等多种谷物,搭配冰糖等调料。在睡前将所有食材混合洗净后放入电饭煲中预约杂粮粥功能,第二天便可享用美味的八宝粥。
第二样:消寒糕(年糕)
大寒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等地尤为盛行。消寒糕是用糯米制作的,因其含糖量和热量较高,食用后能让人感到全身暖和。年糕谐音“年高”,寓意着步步高升、吉祥如意和年年平安。
原味年糕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将糯米粉和大米粉按照一定比例兑好后,加入凉水拌成适当的湿度,然后铺在湿屉布上蒸制。完成后可蘸白糖或炒制食用。
第三样:鸡汤
在我国南方地区,大寒这天有喝鸡汤的习俗。鸡汤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是驱寒暖身的极佳选择。人们认为喝鸡汤能够增强免疫力、驱寒保暖。
山炖鸡汤是一道常见的做法。将整鸡剁成块并洗去血水后焯水处理,然后放入炖锅里加入开水和其他调料慢炖。在炖制过程中加入山和红枣等食材一起炖煮,最后加入枸杞和盐调味即可。
忌两事
第一忌:避免过度进补
大寒节气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进补可能会产生内热。再加上寒冷天气的影响,过度进补容易招致外邪引发感冒等疾病。进补要适量适度。
第二忌:避免熬夜
大寒时节作息要顺应冬季的避藏特征。早睡可以积累阳气,晚起能储蓄阴气。经常熬夜则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休息、伤害肝脏并引发心悸发慌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