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天气在经历了几日的酷热之后,终于在昨夜的一场雨后迎来了些许的凉爽。雨后的天空湛蓝如洗,空气也显得分外清新。我和老伴早已计划好,趁着休息的日子,去市场采购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清晨,我们如约出门,遛完狗后便前往了公交车站。车上的乘客虽多,但大家皆佩戴着口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的阴霾正在逐渐散去。约莫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抵达了有名的五泉早市市场。
这处早市,经营半日即止,中午一点左右便会收市。我常来此购物,一是因这里物品新鲜又实惠,二是能在此感受一下乡镇集市的热闹气氛。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商贩们便开始陆续入场,准备一天的营生。七点左右,伴随着嘈杂声,新的一天便开始了。
市场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老伴的白色休闲鞋在市场中穿梭,不久便留下了斑斑痕迹,见证了市场的热闹与活力。市场的商铺、售货车、摊位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们在选购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摊位上摆放着上百捆的似曾相识的植物。仔细端详,心中泛起儿时的回忆。询问卖货的人后得知,这便是甘肃人制作面食常用的食材——苦豆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六十年代的生活,那时我们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食材,给了我们深深的记忆和怀念。
苦豆子在我们这个地区有着多种叫法,但它的增香效果却是众所周知。无论是在面食制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天然香精的重要原材料,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用价值。而且,它还可以全株作为绿色肥料使用,肥效显著。
在市场里,我们花了25块钱买了一大捆苦豆子。虽然手推车已经装满,但这捆东西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沉甸甸的。往回走的路上,不时有路人询问这东西的购买地点,看来苦豆子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回到家后,老伴按照老岳母的指导开始了苦豆子的加工工作。从清洗、漂洗、晾晒到、再晾晒,每一步都细致入微。虽然整个过程有些繁琐,但当看到自己制作的苦豆粉翠绿干净、香味浓郁时,所有的付出都显得值得了。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乐趣,更是一种传承和回忆。
2022年6月的一个清晨,我和老伴在市场的喧嚣中找到了那份属于我们的宁静和回忆。而这份回忆,也将随着每一次的制作和食用,而变得更加深刻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