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
(另称《丧失为人的资格》)
它是日本文豪太宰治笔下的中篇小说,题材上属于半自传体小说。这部作品问世于1948年,蕴深沉的哲学思考与情感挣扎。
1. 我的不幸,往往源于我无法拒绝的软弱。我害怕一旦回绝他人,便会在彼此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裂痕。
2. 唯有不懈地保持自我,方能避免陷入疯狂的深渊。
3. 若能避开强烈的喜悦,悲痛之痛或许将不再来袭。
4. 心境瞬息万变,仿佛昨日与今日判若两人。你来时如狂风骤雨,让我无处躲藏;你走后留下的是季节的错乱,我病痛难愈。
5. 我试图避开悲痛,却也在无意间错过了所有的喜悦。
6. 如果没有过度的欢喜,或许就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7. 照顾一个人之难,常被照顾者所忽视。
8. 即便从中获得的快乐不如预期那般宏大,但其后的悲哀却是深刻至极,超出想象。
9. 时间的流转给予每个人平等的疗愈机会,或许是通往救赎的途径。
10. 我知道有人真心爱我,但我似乎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11. 若能控制粗浅的喜悦,或许深入的悲伤将不再存在。
12. 对于容易感到胆怯的人来说,越是面对未知的挑战,越是渴望更加激烈的冲击和冒险。
13. 由于对生命的怯懦和逃避,他们在最黑暗的沉沦中反而产生了一种骄傲,因为拒绝粗俗的乐观,因此选择与生命抗争。
14. 生命的喜悦并不在于瞬间的,我更加相信死亡那一刹那的纯粹与宁静。
15. 人们常常用平淡的笔触去描绘美好的事物,却忽略了其内在的美丽和深度。
16. 我对神生敬畏,我并不相信神会慈爱世人,我更担心神的严厉与惩罚。于我而言,似乎只是在审判台前低头的自我忏悔与承受鞭笞的过程。我坚信地狱的存在,而天堂在我看来则是遥不可及的幻象。
17. 沉默是人们最大的敌人之一。而真正的聊天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极致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所能展现的最大程度的奉献,且不计任何回报。
18. 那些看似爱众生的人,其实内心并没有真正的爱意存在。
19. 这部作品描绘了彻头彻尾的绝望、残酷与疼痛的青春岁月。它是一首凄美的青春赞歌,也是对失去人生资格的深刻反思。
20. 胆小的人连幸福都害怕触及,即使是棉花般的柔软也可能会让他们受伤,有时甚至是被自己的幸福所伤。
21. 与男性相比,女性带来的伤痛更像是一种内伤,经久不愈,难以忘却。
22. 人们常常表面上交往来往,却彼此轻蔑和作贱对方。这就是所谓“朋友”的真实面目。
23. 当前的我既非幸福也非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一切都会过去,最终都将化为乌有。 这是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唯一深信不疑的事实。
24.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愚昧地生活或无耻地活下去的人才能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对于那些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来说,他们生活在一种无力的绝望之中,既无法选择幸福也无法选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