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局在最近一次例行发布会上透露,预计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比往年同期偏高。民间也早有“小雪大太阳,冬季暖洋洋”的说法。而自九月份以来的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气温已经较过去同期升高了1.6℃,达到了自196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十月至十一月间持续的高温也验证了这一趋势。
今年6至9月份,河南省的平均累积降水量显著增加,达到了563.6毫米,相较于常年同期的461.5毫米,增加了102.1毫米。其中,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更是超出平均水平达八成以上,这为麦播提供了良好的墒情。而在10月17至20日,全省范围内又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达到27.1毫米,部分区域的降水量更是超过50毫米,有效改善了土壤湿度,确保了足墒播种和麦播面积的稳定。
持续的高温和充足的墒情共同作用下,今年的麦苗生长迅速,出现了“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在新乡原阳的麦田中,已经明显观察到旺长的趋势。
“只见苗不见垄”的现象代表着真正的生长旺盛,“孽少根稀独杆苗”则是假象。针对这种旺长现象,可采取适当的等措施来促进其由旺盛生长转为壮苗。要适时进行机械,以控旺保墒防冻。
对于各类麦田,特别是那些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并具有旺长趋势的麦田,以及耕作粗放、坷垃较多、旋耕未耙实及无灌溉条件的丘陵旱作麦田,建议在小麦分蘖后适时进行。这可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踏实土壤、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干旱和冻害,同时还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逆能力、确保麦苗稳健生长。
的时机很重要,可以分为播前播后、冬前、冬季和春季。正如俗语所说,“小麦压三压,来年都不怕”。在实施时,需根据土质、墒情、苗情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遵循“四重四轻六不压”的原则。
对于土质黏重、表土板结或干硬的麦田,不宜过度以免损伤麦苗;盐碱土则不宜以防盐分上升造成危害;土壤过湿时也不能以免土壤板结使麦苗变成小老苗。有露水、冰冻、清晨叶片结霜或虽无霜但麦苗较脆的时候都不宜。
若因特殊情况无法进行操作,可选择使用化控制剂如多效唑、甲哌嗡、调环酸钙来调节生长控旺。使用化学剂时,务必注意使用时间和剂量,切勿擅自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