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白肌症所引发的症状,多因母羊在期缺乏维生素E及硒元素等关键营养素所致。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缺硒的地区,特别是在20至60日龄的羔羊中更为普遍。羔羊体内若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硒及维生素E,会导致其四肢无力、弓背、行动艰难,甚至在地。随着病程的延长,如不及时救治,大多会以死亡告终。对于羔羊白肌症,预防为主,缺硒地区无论是母羊还是羔羊都应及时补充相关营养。例如,自羔羊出生后,可为其肌肉注射一毫升亚细酸钠维生素E注,此后每月注射一次,持续三次。若已出现病症的羔羊,需每周注射一次,连续两次以作治疗。
新生的羔羊有时会遭遇消化不良的问题。这大多是因为母羊的乳汁过于浓厚,羔羊摄入过多无法消化,导致积食。这些积食在胃内形成光滑的奶块,可使之碎化,随后灌服维生素c与复合维生素B等辅助治疗,同时搭配胃蛋白酶进行调治。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羔羊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羔羊痢疾也是导致症的原因之一。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抗病能力较差,因此在母羊生产前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在生产前30天注射羔羊痢疾,间隔10天后再注射一次加强免疫。若羔羊出生后出现痢疾症状,可采取注射庆大霉素等物治疗,同时适当补充调节电解质平衡。
羔羊症多发生在青绿饲料较少的冬春季节,但夏秋季节偶尔也会出现。从种类上看,山羊较之绵羊更容易出现症状。而从整个羊群来看,60日龄以内的羔羊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多种疾病集中表现出的症状,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羔羊病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在冬春季节,天气寒冷,羔羊御寒能力尚弱,容易受到疾病侵袭。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感染都可能导致羔羊出现痢疾等疾病,严重影响其健康。在寒冷的季节里,除了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保温和环境卫生。
母羊的营养状况同样关系到羔羊的健康。在母羊后期,需要增加营养摄入,特别是精料的供应应增加到前期的两倍左右。同时需注意饲料的质量和种类,避免喂食霉烂变质、酸性过大、过冷过热的饲料。哺乳期的母羊更应注意饲料多样化,以防止降低羔羊的抵抗能力,从而诱发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