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金城院长赏识《苕溪春晓图》后的《荀子》劝学篇章,真是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所言,学习之路永无止境。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更为鲜艳;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更为寒冷。木材经加工可成车轮,遵循一定规范,即使风吹日晒,也不会失去其形。君子广泛学习,日日自省,便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学习之道,需持之以恒。整日思索,不如片刻所学;踮足远望,不如登高见广。借助外物,可达成远大目标。如蒙鸠之鸟,虽筑精美之巢,然需选对位置,否则易毁;射干之草虽小,然其观百里之远,因其生长于高山。故君子居必择处,交必择友,以保其中庸正直。
世间万物,有其起因与结果。德行之积累与荣辱之降临,皆有其因。木腐生蛆、鱼枯生虫,为人处世若疏忽忘准则,则易招祸患。言语行为需谨慎,以避灾祸。善行养成高品德,则心自明,境界自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骏马一跃虽远,然持续前行方能至千里;细水长流方能成江海。若雕刻不已,金石可镂;若用心专一,蚯蚓可断土;螃蟹无穴则无所容身。故无刻苦钻研之心志,则学业无显著成就。
尊崇良师为捷径之选。其次尚礼法。若不尊师尚礼而仅读杂书者,虽知《诗》、《书》,终为一介浅陋之士。求圣智之达人须遵从礼法,犹如提袍领而下顺其毛,行礼仪之道方得融会贯通。
与人不合礼仪之事不谈不问不论。遇态度野蛮者避而远之。论道者须敬恭有礼,言辞和顺者方可谈道之内容。故与不可谈者谈为浮躁,与可谈而不谈为怠慢。君子既不浮躁也不怠慢,须谨慎待人。
学而不全不精非完美也。故需博览群书以求融会贯通,效仿良师益友以实践之。去除错误习性以保持操守。心不正是非欲看闻说思不可也。达学习之理想境地者如好五眼、好五声之耳、好五味之口。心贪天下者方能坚守信念。
德行操守坚定之人方能随机应变。德操完备者如天地之广阔光明。君子的可贵在于德行之完美无缺。故君子居于世能保持其本心不变如蛇鳝之穴虽小然非其类也用心躁则不能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