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长河中,须明了主旨,知晓内外的和谐与均衡,才能演绎人生的高洁之举,展露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品格。只有这般,生命的篇章才会呈现出恢宏的气度,生活的态度才能得以从容自如。
生活的节奏应是活泼且富有生机的,倘若觉得不适,或许是因为过于固执和墨守成规。我们期望的生活是安定的,顺应我们的意愿。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创生活的光明?答案在于拥有融入生活的良好心态。我们应当给予生活何种付出?是那份温暖人心的付出。
无论你多么渴望与众不同,风光无限,记住禅门的智慧:在高峰之上立身,于深海之底行进。你的心胸格局虽高,但并不妨碍你与世界上的他人共享同样的愿景。若要彰显自我价值,独树一帜,那么这种彰显应是一种分享,一种共融。生命的真谛在于自我提升,经历磨炼,实现升华,更是生命的共享。这是一种慈悲为怀、无碍利他的精神高度。
走过人生的道路,就像经历了一场生动的告白。我们如何生活?答案是好好沟通。有的人连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更不必说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了。尚未成佛,先结人缘,若得了他人,何来人缘?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种亲近与融合,是对人文的关怀。这不仅仅是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更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力以及信心,最终归结为对他人的关怀。
莫要以事不关己的态度置身事外,忘却佛门的无边慈悲与同体大悲。传递关怀,对所有生命都应有所关怀。如同佛祖应存在于每个角落,佛法亦应普及每个地方。这是对生命的关怀,更是生命的互助。
此番旅程不免坎坷,但既已启程,便需坚持。那么生命的气节是什么?是传递温暖与信心,展现坚强。用温暖改变一切,用柔软推动一切。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以成全他人的态度,完成这场相遇。
生活的方式如何?骨气告诉你。生活的真相在哪里?内心告诉你。活出生命的气节,佛门称之为正念、正见、正行。我们要端正生活的态度,形成正确的理解,展现生活的正面作用与行为。在实践中体悟佛法,以佛法解读生活,以此活出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