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场所 呼吸作用的三个场所分别是

2025-02-0306:57:52生活经验0
  • 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定义及意义如下所述。

(一)光合作用

定义:绿色植物(包括藻类)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发生。

意义: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并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二)呼吸作用

定义: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核糖体和细胞质中。

意义:呼吸作用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同时其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成为其他化合物合成的原料。

图1展示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及联系。

  • 2. 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影响

太阳对大地的温暖: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射向地球,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剩余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吸收,使地面温度升高。

大气的回馈:当大气增温后,它会向宇宙和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被称为大气逆辐射,这有助于提高地面温度,体现了大气的保温作用。

图2描绘了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3 示例题

答案选项:B

(三)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与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远超呼吸作用释放量;夜间虽释放有限二氧化碳,但总体而言,种植植被将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释放量,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轻全球变暖的程度。

植被与地面辐射:地面作为近地表大气的主要热源,其辐射类型受植被影响。例如,冰雪地面的反射性较强,导致其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较少,进而影响地面辐射向近地面大气的传递。而种植植被后,地面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增加,从而增强地面辐射,可能导致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并加剧全球变暖。

植被与湿度及土壤有机质:植树造林等植被覆盖的增加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提高大气相对湿度。这不仅能减弱太阳辐射,还能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而影响地面辐射和近地表大气的温度。植树造林也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全球变暖概述

解题思路: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植被覆盖对地面辐射的影响、以及植被对湿度和有机质的影响,理解这些因素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温室气体的作用机制:

温室气体存在: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地面增温:太阳辐射可以轻易地穿过温室气体进入地面,导致地面增温。

近地表大气增温:当地面增温后,其辐射的能量大部分被温室气体吸收,导致近地表大气温度上升。

图4展示了1901~2017年我国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