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引擎技术奥秘,揭秘奥迪与奔驰的动力之差
当谈及3.0L发动机的佼佼者,你是否曾深究过奥迪与奔驰的动力来源差异?又为何沃尔沃新一代Drive-E发动机中的T6型号能将2.0四缸机的功率提升至300马力以上?答案皆藏匿于机械增压的奥秘之中。
关于奥迪的3.0L机械增压发动机
你是否对这一名称感到些许陌生?在当下涡轮增压盛行的时代,机械增压似乎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以奥迪A6、Q7为例,其搭载的3.0L V6机械增压发动机常被简称为3.0T发动机。虽T代表Turbocharger(涡轮增压器),但机械增压的正式英文名为Supercharger,因此更准确的简称应为SC。尽管早年媒体注重称谓区别,如今多统一称为3.0T。
捷豹的机械增压发动机技术同样卓越
相较于涡轮增压,机械增压有其独特之处。涡轮增压依赖废气推动,而在低转速时,废气流速较慢,难以有效推动涡轮。这导致涡轮增压存在明显的迟滞现象。而机械增压则直接从发动机获取动力,通过或齿轮与曲轴相连,从而在发动机运转之初即可提供助力。
机械增压的平顺性与优势
从工作原理来看,机械增压在发动机转动时即开始工作,因此其响应速度极快,平顺性可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媲美。即使在低转速时,也能为车辆提供显著的扭矩增幅。机械增压并非无懈可击。它直接消耗发动机动力,影响效率,且在小排量发动机上难以发挥效用。
当今机械增压发动机的佼佼者
道奇Challenger Demon的6.2L V8发动机被誉为当代最强的机械增压引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涡轮增压也在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足。例如,双涡轮增压技术通过不同大小的涡轮分工,高转速时启用大涡轮增强动力,低转速时小涡轮减少迟滞。还有VGT(保时捷称VTG)技术,通过电子系统控制涡轮叶片的角度,优化低转速下的涡轮表现。
家用车型的涡轮增压技术
对于普通家用小排量车型而言,涡轮增压技术已成为主流。通过各种技术如小惯量涡轮、可变进气歧管等,这些车型在动力、燃效和价格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尽管机械增压在驾驶感受上更具优势,但在现实需求面前,涡轮增压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双增压发动机的探索
双增压发动机,即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的结合,旨在兼顾两者的优点。这种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其在普通家用车型中的实际作用使得其并未成为主流。对于运动定位的车型,更大的排量和气缸数量往往比任何增压手段都更为重要。
国内市场机械增压车型一览
奥迪:A6L、A8L、SQ5、Q7等车型搭载机械增压。
捷豹路虎:XE、XF(L)、XJ等多款车型采用机械增压技术。
沃尔沃:XC90 T6、S90 T6(标轴)、S60/V60 Polestar(即将停产)等双增压车型。
大众:途锐、辉昂、尚酷等部分车型配备机械或双增压技术。
而通用、克莱斯勒等品牌的大排量车型虽多采用机械增压,但市场表现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