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中唱着小孩儿别嘴馋,一过腊八年就渐近;
那腊八粥的香气,悠悠传至二十二日终。
二十三日糖瓜甜又粘,二十四时家家扫屋尘;
二十五日冻豆腐待食,二十六日采购忙,准备着丰盛的肉。
到了二十七日,鸡鸣欢唱庆宰杀;二十八日起,面粉在手中等待发酵。
紧随其后是二十九,蒸出白胖馒头飘香四溢;除夕之夜长久等待,守岁至天明。
初一初二,满街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这是一段流传在北方冬天的儿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将其倒背如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独具特色。我虽未在灵石成长,但灵石的传统习俗依然让我心生向往。
注重节俭 讲究环保
身为一个地道的灵,我尤其钟爱大年初一这一天。为何如此偏爱?因为大年初一无需劳心劳力去整理家务。无需擦拭、清扫、拖地,连餐后的垃圾袋也无需下楼丢弃。这一天仿佛是专为放松而设,真是轻松惬意的一天啊!
按照灵石的传统风习:大年初一不扫地,以防好运和财运随之而去。也不丢弃垃圾,即便家中垃圾成山,也要暂存室内。因为我们深知那是家的福气。
每年除夕之夜包完饺子后,我家都会在十二点前将一切杂物收拾干净,确保新的一年能够顺利聚财。
饺子寓意好兆头
除夕夜包饺子时,我家会往饺子中放入。包入两分、一角的,吃到的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福气满满、财源广进。
在正月的这两个包的日子里,大年初一的饺子更是被寄予厚望。小时候的我总会暗自记下的位置,用特别的方式选饺子,一旦吃到就心满意足地离开餐桌。
母亲常言及她们儿时包制的饺子犹如元宝,初一的饺子犹如打开新一年财源的钥匙。如今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吃些,甚至会多包几枚。
喜庆吉祥 祈求吉祥
在我家,餐前饮下一碗红糖水被视为新年中情感的甜蜜延续。同吃一颗苹果与梨子,则是期盼着家人的健康平安与顺顺利利。
我们会将红糖水、苹果和梨均匀分配后享用。这一传统习俗承载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期待。
守家待福迎新春
如今许多地方的习俗是初一带孩子出门感受节日气氛。但在我们家,大年初一还是坚持留在家中守候。因为据老人说,出门容易“散财漏福”。在新年的第一天家中守候能使福气财气源源不断。
尽管我也想外出游玩体验节日气氛,但为了新年的财运我仍选择留在家里。
注重习俗 珍惜生活
按照老一辈的观念,洗头、洗衣服等行为会带走家中的财运。虽然我仍会洗脸刷牙以保持清洁,但心里不免有些许疑虑是否也会冲走财运。
灵石的传统里还强调正月不剪发。人们认为剪发代表着割断与离别之意并不吉利。我通常会在年前就完成理发事宜。
地域辽阔众多风俗各异各有魅力。你家乡又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呢?
生活处处有风情处处有精彩处处是故事让我们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