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之路,习惯乃其灯塔。
2. 忘我之时,方无高傲或谦卑之别。
3. 习俗,最可靠的向导。
4. 无论爱恨、思想、情感或观察,皆为领悟之途。
5. 恶意乃是无缘无故的欲望之火,意在比较中寻找。
6. 顺境虽使精力闲散,但障碍却唤醒内在的力量。
7. 人啊!知识如大自然之赠礼,赋予你智慧之源。
8. 幸福之感,非他法可得,乃由情感之敏锐所达。
一个人具有趣味之欢愉,远胜于物欲满足之乐。一首诗、一段智慧带来的欢乐,超越了奢华生活所能提供的一切。
9. 我乐此不疲地追寻真理与理性之精神,比得最正确之判断更为荣耀。
10. 无论人拥有何种才华,若不知其有才,且无合适之计划,则此才难显其用。
11. 美不在物之本身,而在于心之感受。最适合你的色彩,方显世界之美。
12. 英雄之性格常在危难之时显现,且在后世传为佳话。
13. 高傲与谦卑虽截然相反,但同指一物——自我。
14. 野心、贪婪、自爱等情感在社会中交织存在,为人类行动和事业的驱动力。
15. 能适应环境者得其乐,能自我适应者更显其优。
16. 高傲与谦卑虽看似对立,实则同源,皆因自我而存在。
17. 劳动是追求幸福的关键因素。非劳而获之乐,终将乏味无趣。
18. 德乃达成目的之工具。目的有价值,则手段亦有价值。
19. 时代精神推动艺术与学问发展。人们从怠惰中觉醒,力量得以激发,推动生活各方面进步。
20. 事业与行动填补了人生中的空虚部分。
21. 历史不仅是知识的宝贵部分,也是通往其他知识的门户,为各科学领域提供素材。
22. 能力与其发挥息息相关,无论现实或潜在。
23. 推理哲学家的深思熟虑常为常人自然而然地所及。
24. 人类的行动具有一贯性,人性的原则和作用历久弥新。
25. 激烈的竞争是卓越才能的源泉。
26. 个人的天赋自始就存在,但需尝试与成功来肯定自我价值。
27. 理智揭示真伪,趣味产生美丑及善恶之感。
28. 大自然赋予人类需求与欲望,而社会弥补了其不足。
29. 当我们过分探究生活的空虚及荣华的空幻时,或许正在迎合懒惰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