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欧楷书法中,竖画有着垂露与悬针两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本篇将详细解析悬针竖的运笔技巧,并带领大家学习通过“千”和“年”两个字的练习来巩固这一技巧。
悬针竖的笔画,如同其名,形象地描绘了一根倒立的针,其意涵为倒挂或倒立的状态。在字中,它起着支撑整体结构的作用,要求必须笔直,不容有丝毫的偏斜。
二、理解悬针竖,掌握运笔要领
1. 观察悬针竖的外形
悬针竖的形态如其所名,形似悬针,又似古时女子发髻上的簪子,上端粗而下端尖。尤其要注意的是其中部应略细,而非均匀。在书写时,“针尖”不宜过于尖锐,应保持一种含蓄的美感,避免写成如鼠尾般的细长状。
2. 研究运笔的步骤与节奏
每一个笔画的完成都离不开起、行、收三个步骤。在运笔过程中,需注意力度、速度的变化,以及提、按的转换。这不仅仅是手的动作,更是心的流动,需要心手合一。
三、实践临写悬针竖
1. 比对原碑与临写作品
通过观察原碑与临写作品的对比图,可以更好地把握悬针竖的书写要领。
2. 斜切起笔的运笔动作
起笔时先将笔锋横切,注意斜切的角度要适中,不可过斜或过平。随后立即转锋向下,确保右上角呈现方形。
3. 中锋行笔的要点
在行笔过程中,要保持笔尖始终位于笔画的竖中线上,保持运笔的稳定,避免左右晃动。力求笔画垂直,行至末端可适当减速。
4. 出锋收笔的技巧
出锋收笔即笔锋不藏匿,直接外露。这要求在收笔时,笔尖不可过于尖锐,并确保其落在竖中线上。悬针竖的书写要求其落在竖中线上,若不然,可能是侧锋或偏锋所致。
四、病笔的修正方法
1. 起笔写成“钉头”的修正
为避免此问题,斜切时不宜过重,切后应立即将笔立起,展开笔毫,使笔毫的宽度与切笔的宽度大致相等。
2. 收笔呈鼠尾状的改善方法
为避免此情况,需提前做好“出锋”的准备。当笔锋行至末端时,应缓慢收锋,切勿随意下拉。
五、拓展字练习:千与年的书写技巧
(一) 字:千
1. 观察原碑中的字形分析
“千”字大致为长形,上收下放。初写两笔宜稍靠拢,竖画则尽力伸展。撇画宜平短,横画倾斜角度要大。
2. 对比临写与原碑
书写要点:悬针竖为该字的主笔,应着重处理好此笔画。
(二) 字:年
1. 读懂原碑中的字形结构
“年”字为独体长形结构。该字中长横与悬针竖为长笔画。重点在于处理好这两笔画的长度与位置。
2. 临写要点
首笔下笔位置应靠近竖中线并稍提高;三横间安排紧凑,第二横与第三横间距拉开;长横末端应落在横中线上;悬针竖必须落在竖中线上,点画与竖画宜靠拢。